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4-14 30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此时的中国处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朱元璋称帝的地点在应天,即今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4)
3.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朱元璋是一位马上皇帝。下列皇帝中哪一位与朱元璋的称帝过程最相似
A.刘邦
B.杨广
C.赵匡胤
D.李世民
2018-04-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描绘了明宪宗在皇宫里庆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明初国力强大
B.农民流离失所
C.对外交流频繁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2018-04-13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颂千年。《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追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反映出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汉朝B.元朝C.唐朝D.宋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下图《明朝那些事儿》一书最早悄悄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论坛“煮酒论史”。你知道明朝的历史开始于哪一年吗(  )
A.1206年B.1227年C.1279年D.1368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其表现不包括(     
A.皇帝很少过问政事,宦官魏忠贤专权;B.土地高度集中;
C.财政匮乏,政府不断加派田赋;D.陕北地区连年灾荒。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紫禁城是明清的两朝的皇宫,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坐殿。下列皇帝中,不在24个之列的是
A.明成祖朱棣B.康熙皇帝C.朱元璋D.雍正帝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1. 朱元璋的一篇战前动员报告中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其中“鞑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阿保机B.忽必烈C.阿骨打D.元昊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假如你是一名明朝的地方官员,有要事进京参见皇帝,你应该去
A.南京
B.长安
C.西安
D.洛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上述材料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下发的诏令(        
A.唐太宗B.明太祖C.明成祖D.乾隆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焚书坑儒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
2022-08-25更新 | 9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胜利七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军机处效率低下
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7. 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君主权力D.避免藩王割据
2017-09-14更新 | 52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如下图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反映了

A.大臣决策权的变化
B.官员管理日益规范化
C.内阁制度完全成熟
D.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D.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2024-04-01更新 | 139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的《明十七帝疑案之朱元璋》引起观众对朱元璋极大兴趣,下面与朱元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靖难之役B.设立东厂C.废丞相D.执行削藩政策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1. 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回答问题:
(1)这是哪一朝代官职的变化?文中“帝”指谁?
(2)材料中“六部”指哪六部?他们对谁负责?
(3)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综合题 | 较易(0.85)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得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

(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

(3)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机构?

2018-04-13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训练
综合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23. 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古代史
2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单题
20.85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30.6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单题
40.85楚汉之争单题
5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6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70.85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80.65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90.85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100.85北京城单题
110.94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120.85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13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40.85隋灭亡与唐建立单题
15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60.65加强君权(明)单题
17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8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19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200.65加强君权(明)单题
二、综合题
21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22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230.64贞观之治   明朝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