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2017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广东 九年级 一模 2017-06-21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2023-10-10更新 | 103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七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1546次组卷 | 149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
2016-11-27更新 | 146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泸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016-12-13更新 | 860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秦刚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如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2017-06-03更新 | 330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六校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6. 青铜文化是一部缩写的中国百科全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朝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青铜器
B.中外瞩目的青铜立人像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商周以后我国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在10月18日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从上述材料中得出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是(  )
A.圆明园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B.抢劫后为了掩人耳目
C.对清政府的报复D.清政府不同意开通商口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为中国培养了技术力量
C.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城市化
2017-06-14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17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毛泽东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  )
A.发动秋收起义
B.开辟陕甘革命根据地
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朱曙光在《长征胜利史——培育忠诚卫士的不竭源泉》记载: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在368天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你从这段文字材料中获得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
A.播下了革命的火种B.体现了红军的战术灵活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表现了长征的艰辛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哪一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开端     ( )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019-01-30更新 | 394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