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二模 2017-07-05 29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兴修水利B.阶级变动C.改革变法D.铁器与牛耕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改革,关于这次改革正确酌说法有
①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建立县制对后世的地方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④承认土地私有对秦国确立封建制度起到决定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7-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1548次组卷 | 149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   
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
B.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C.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
D.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
2017-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2016·四川内江·4)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016-12-13更新 | 582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内江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6. 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清朝前期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符合这一策略的是(     
A.抗击沙俄,收复雅克萨B.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C.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D.册封达赖和班禅
2017-07-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7.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D.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同时兼有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内涵
2017-07-0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1856-1864年,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有(   
①俄国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④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错误的是(   
A.都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B.发起的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都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D.公车上书和兴中会成立分别是其运动开始的标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李大钊在经,《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21-03-04更新 | 763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初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五四运动带来了中国历史的新变化,“新”主要表现在(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学生觉醒,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022-11-07更新 | 1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解的一组是(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③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④消灭吴佩孚主力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和“灯塔指引”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B.中共“一大”的召开   遵义会议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中共七大的召开D.遵义会议   建立政权
2017-07-02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4. 为了体验长征的艰辛,发扬长征精神,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     
A.瑞金—遵义—赤水河—吴起镇—会宁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
C.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
2017-07-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总的特征是“合作-对峙-再合作-再对峙”。对此正确的分析有(   
A.两次合作的目标都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B.两次合作的方式都是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进行合作
C.制约两党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两党的阶级属性
D.两次合作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中日民族矛盾
2017-07-0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6. 下列文艺作品,在抗战期间召唤爱国主义,振奋抗战精神的一组是(   
A.《义勇军进行曲》《孔乙己》《屈原》B.《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
C.《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孔乙己》D.《孔乙己》《屈原》《黄河大合唱》
2017-07-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7.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法律准备,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体现了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④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8. 我国以五年一个规划纲要发展经济和社会。“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以下叙述与“一五”计划无关的是(     
A.在此期间,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此期间诞生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D.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017-07-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9. 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7-07-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0. 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B.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三大改造完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南京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017-07-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1.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     
①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6-11-27更新 | 750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2016-11-27更新 | 46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邵阳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2016年潍坊卷)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2016-12-13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潍坊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2019-01-25更新 | 53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6. 到 1925 年,苏联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 这主要得益于(   
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A.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都是通过国际会议确立起来的
B.两次世界大战都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主要的发动者
D.战争爆发前都形成了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
2017-07-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8. 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环境,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法西斯斗争的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珍珠港事件D.斯大林格勒战役
2016-12-13更新 | 58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9. 张亮同学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7-06-03更新 | 16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历史2017届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0. 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
A.B.
C.D.
2017-07-02更新 | 98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31. 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的共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展现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史实。

——百度百科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占领区则在同年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又称东德,首都为东柏林。

——百度词条

材料四1861年2月4日,美国南部诸州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政权,定名为“美利坚诸州同盟。”

——《<中国反分裂国家法>与美国<反脱离联邦法>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清朝驻藏机构始设于哪一年?这一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制”基于尊重台湾怎样的现实?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美、英、法、苏等国对德国的军事占领是哪次会议的决定?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与当时的世界格局密切相关,当时的格局是什么?
(4)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美国曾面临怎样的危机?对此,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2017-07-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2. 全球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世界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

——《早期经济全球化》

材料三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建立其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时代的美国》

材料四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

——《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交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不可否认地发生了哪些改变?
(2)由材料二可知,自由贸易政策是英国推动全球化的重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实现这种手段的政治、经济前提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其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4)材料四中的“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是指哪类国家?依据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二、问答题(本大题有两小题,33题7分,34题8分,共15分)
2017-07-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加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初年,政府采取什么措施通过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巩固了东南海防?
(2)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外国侵略者第一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并得手的战争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
(3)用史实说明洋务运动的国防建设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4)新中国建立前后,打破有海无防的被动局面首先开始于什么事件?今天中国已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你认为我国高度重视海军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2017-07-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4.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也是一部值得反思的历史。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7-18世纪,大 西洋两岸的英法美纷纷展开革命,向近代社会迈进。英法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革命在性质上与英法有什么不同?三国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这一问题导致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产生了哪一思想潮流?这一潮流最早在法国有过怎样的实践?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哪一项?由于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什么新现象?

(4)有人认为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上台的,因为他为德国人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当时导致德国人不幸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017-07-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31,33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铁犁牛耕的使用单题
20.94商鞅变法单题
30.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40.6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单题
5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60.94平定叛乱和改土归流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单题
70.4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80.94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单题
90.85戊戌变法的经过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0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110.65五四运动单题
120.94北伐战争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单题
13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单题
140.94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  长征胜利单题
150.65北伐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160.94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单题
170.9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就单题
180.94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单题
190.4三大改造 单题
200.94抗日战争的胜利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开国大典  三大改造 单题
210.9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单题
220.65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23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24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单题
250.65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260.8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270.65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经过  一战的影响  二战的转折和胜利单题
280.94日本偷袭珍珠港单题
290.65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斗争单题
300.94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310.8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一国两制”的构想  南北战争的背景  德国的发展历程
320.65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世贸组织
330.65清朝设置台湾府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340.65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纳粹政权的建立及暴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