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3-07 3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下列有关契丹族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契丹族居住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过游牧生活
B.契丹族有自己的文字
C.10世纪初,契丹各部统一
D.契丹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
2018-03-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B.C.西夏D.
2018-03-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建立西夏王朝的民族是(     
A.契丹族B.匈奴族C.鲜卑族D.党项族
2021-08-13更新 | 1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赵普B.寇准C.宋璟D.史思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B.宋真宗
C.宋太祖D.宋太宗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后,对议和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辽、西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改错题 | 适中(0.65)
7. 文学爱好者小明同学根据历史事实写了一首诗歌,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加以改正。
匈奴首领阿保机,建立政权都北京。北宋建后时担惊,澶渊之盟心稍定。
(1)错误:_______;改正: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改正:__________。
2018-03-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是上京遗址。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B.阿保机C.朱温D.赵匡胤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1.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
2019-01-30更新 | 97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图中的回銮碑又叫契丹出境碑,坐落于河南濮阳县城,是记载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转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
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2016-12-13更新 | 23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七年级岳麓版下册第9课同步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为了写一篇论文,李强翻阅了《辽史》《陈桥驿兵变》和《西夏史》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的论文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2022-05-24更新 | 30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博兴县兴福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宋)庄绰《鸡肋编》

材料二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澶渊之盟)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契丹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让我们一起来追寻这个民族的历史。
活动一 历史溯源
(1)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契丹政权直接相关的有(  )
①达成澶渊之盟 ②强占幽云十六州 ③文成公主入吐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活动二 历史再现
某电视台拍摄有关澶渊之盟的历史剧,如果你是编剧:
(2)你应该安排哪些历史人物出场?(至少两个)
(3)请你向演员简单介绍澶渊之盟订立之前的情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改错题
1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单题
20.85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单题
30.8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4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5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6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80.65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单题
90.6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0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金的建国与统治单题
110.9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2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3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40.8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5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单题
16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二、改错题
7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三、综合题
17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18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