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 七年级 期末 2018-07-31 25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A.宋、辽B.宋、夏C.宋、金D.辽、夏
2019-01-30更新 | 97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615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B.台湾府C.宣政院D.驻藏大臣
2017-09-14更新 | 39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营口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 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
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便于隋炀帝南巡D.结束分裂割据
2018-07-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5.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
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D.设立军机处
2017-09-14更新 | 65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焚罢青衣举义旗,复明大计应天时。荷夷驱逐收疆土,鲲岛回归固国基。两岸人民歌壮志,古今中外树丰碑。金瓯一统殷期盼,民族英雄万世垂。”这首诗是歌颂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左宗棠收复新疆
2019-09-29更新 | 409次组卷 | 10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2017-09-14更新 | 1140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8.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   (       )
A.元朝B.唐朝C.隋朝D.清朝
2018-07-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9.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一般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019-01-30更新 | 58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0. 英国著名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A.辽朝
B.北宋
C.西夏
D.南宋
2017-07-07更新 | 549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     ②进士科主要考查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④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
2021-08-17更新 | 32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怀化卷)历史

二、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容易(0.94)
13. 唐朝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的各项行政事务,因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2018-07-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判断题 | 容易(0.94)
14. 明末清初,郑和率军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          )
2018-07-27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判断题 | 适中(0.65)
15.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称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2018-07-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钢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018-07-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名称。
(3) 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4)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2018-07-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判断题
3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3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40.94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50.85军机处单题
60.4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7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80.9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90.94宋代经济的发展单题
100.94靖康之变单题
11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120.65贞观之治单题
二、判断题
130.9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40.94郑成功收复台湾
150.65清朝前期的疆域
三、综合题
160.65郑和下西洋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70.6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加强君权(明)  军机处
180.65经济重心南移  商业贸易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