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2-06-24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我们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现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意在说明华夏族(     
A.相互杂居交融多元一体B.诸夏并存邦国林立
C.炎帝黄帝成为华夏始祖D.炎黄部落分布广泛
2022-10-24更新 | 35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尧传位于舜B.启继承父位C.禹建立夏朝D.汉武帝大一统
2022-06-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B.大运河C.六辅渠D.白渠
2016-11-27更新 | 41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临沐县青云镇中学七年级12月监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
D.丞相独揽大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盐铁专卖B.颁布“推恩令”C.张骞出使西域D.实行分封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B.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021-03-06更新 | 356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文中“此河”是
A.黄河B.长江C.大运河D.灵渠
2022-06-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制度的不断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度
D.郡县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0.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
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D.设立军机处
2017-09-14更新 | 65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840-1842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被英国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史实产生的影响是
A.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D.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由此,李鸿章
A.创办近代军用企业B.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C.兴办新式学堂D.编练新式海军
2022-06-22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左宝贵
C.邓世昌
D.丁汝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00年,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镇压该运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更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材料意在肯定孙中山
A.提出了三民主义B.建立了北洋政府
C.结束了君主专制D.领导了北伐战争
2022-06-22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1937年9月,中共中央贺电:“八路军首战告捷,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里的“首战告捷”是指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得好”指的是(  )
A.皖南事变B.重庆谈判C.转战陕北D.解放南京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8.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事件是
A.辽沈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2016-11-27更新 | 1541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龙岩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退往台湾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2022-06-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