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末 2018-07-08 30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B.隋灭陈,统一全国
C.隋炀帝即位D.大运河浚工
2022-03-17更新 | 145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下列选项中最能见证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A.曲辕犁
B.筒车
C.唐三彩
D.敦煌莫高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2018-06-24更新 | 547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广州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陈桥兵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契丹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2022-07-12更新 | 34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姜堰娄庄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
A.隋朝时期B.唐朝时期C.宋朝时期D.南北朝时期
2020-09-08更新 | 34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靖江靖城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B.福建泉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
2016-11-27更新 | 577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元朝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B.满族C.回族D.白族
2023-08-24更新 | 139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邳州市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每个朝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
2017-05-03更新 | 26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C.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诗句中的明朝抗倭名将“我”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岳飞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反映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崇祯帝D.努尔哈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D.商业市镇兴盛
2021-08-23更新 | 125次组卷 | 27卷引用: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分层测评: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生旦净末丑影响全世界。下面关于京剧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戏曲已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
B.地方戏曲日益繁盛
C.文化专制导致了戏曲的繁荣
D.徽班艺人的长期努力
2018-04-06更新 | 598次组卷 | 16卷引用:部编版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测试题

二、识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识图题 | 适中(0.65)
21. 古代杰出的帝王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观察下列图片,完成填空。

(1)图一人物创立了开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这一制度是___________
(2)图二人物解决石守信等大将兵权的故事称为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的祖父是___________,他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创立的制度是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内容,上述三位帝王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判断题 | 较易(0.85)
22. 指出题干表述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答案(每小题,
(1)谁说女子不如男,唐玄宗是唐朝前期杰出的女皇帝;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3)我国古代四大科技发明中,造纸术与指南针都是北宋时期发明的;
(4)郑和的船队先后航行到亚非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与黑海沿岸;
(5)我国许多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端午等在隋唐时期基本定型。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对外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宋朝的海外贸易所依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了哪一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三: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
(4)综上所述,从隋唐到清初,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五、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较易(0.85)

24.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列出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写出两点)

材料二

(2)结合上图,填写表中的机构名称。

机构名称
设立皇帝雍正
大臣职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影响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材料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清朝在文化方面实施的哪一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的进士招来杀身之祸?

(4)综合上述材料,明清时期政治上有何鲜明特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识图题
1
判断题
1
综合题
1
辨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隋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单题
30.85盛世经济的繁荣  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单题
4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6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7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80.94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单题
90.8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00.85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110.85宋词  元曲单题
120.8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130.94八股取士单题
14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150.85戚继光抗倭单题
160.8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70.8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80.65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190.65宋代商业单题
200.85戏剧的繁荣与书画成就单题
二、识图题
21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三、判断题
220.85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  商业贸易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四、综合题
230.6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郑和下西洋、南洋开发  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五、辨析题
240.85八股取士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  文字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