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19-08-19 2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夺政权,建隋朝。天南陈,归统一。行改革,促繁荣。”这段三字经是对下列哪一人物功绩的概括
A.杨广
B.杨坚
C.李世民
D.李渊
2019-08-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1-07-21更新 | 11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执信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019-08-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
2019-01-30更新 | 615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东营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隋唐时期,青年张三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
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2019-09-20更新 | 198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6.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阿保机——契丹B.元昊——西夏
C.阿骨打——金D.铁木真——辽
2019-01-30更新 | 127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隋唐的科举制
B.明朝的八股取士
C.明朝的厂卫制度
D.清朝的军机处
2019-08-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杭州西湖边有一座墓,上有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与以下哪副对联写的是同一个人
A.政启开元,志宏贞观;流芳剑阁,光被利州
B.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D.报国精忠,三字冤狱千古白;仰天长啸,一曲词唱满江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晋商北走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开辟出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蒙古,直达俄境西伯利亚、彼得堡及莫斯科的国际商道,由此步入了辉煌时期。到了清朝,晋商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辛亥革命后晋商几乎销声匿迹。”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晋商经商的范围非常广
B.晋商开创了国际贸易获利巨大
C.晋商最牛的一个商业行当是票号
D.晋商贸易中枢是山西和河北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诗句“开劈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称赞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019-08-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央视新闻热播的《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弘扬了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等“工匠精神”。中国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下列科技著作最符合本题题意的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纱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从这段材料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①明成祖命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
②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
③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④我国造船和航海技术高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
A.东京B.临安C.泉州D.大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对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概括,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A.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B.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
D.清朝吴承恩所著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张华去北京旅游,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看到了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张华一下就知道了它其实就是
A.太和殿
B.坤宁宫
C.军机处
D.乾清宫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杭州旧称“武林”。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中记载药市炭桥、花市官巷.……米市北关外黑桥头、肉市大瓦修义坊、菜市新门外……”这直接反映了当时杭州
A.对外贸易活跃
B.坊市界限分明
C.商业繁荣兴旺
D.节日活动丰富
2019-08-14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该诗中提及的“此河”的中心是
A.涿郡
B.余杭
C.江都
D.洛阳
2019-07-05更新 | 369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镇雄县牛场高桥学校2017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中,其不同之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殖民侵略
C.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D.设立行政机构管辖和开发边疆
2019-08-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0.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理依据是
A.《尼布楚条约》
B.设置台湾府
C.《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D.清朝疆域图
2019-08-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1. “北宋时期,(相比)状元及第,即使(武将)率领数十万,光复幽蓟两地,军队高奏得胜之歌回还,在太庙献上胜利捷报,这样的荣耀也是比不上的。”材料反应了当时的社会
A.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重文轻武
C.尚武风气盛行
D.重视边防
2019-08-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2. 下列历史事件叙述错误的是(   
A.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
B.1636年皇太极在上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C.康熙帝册封了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D.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北部边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番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自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民族交融加强D.“岳家军”的英勇抵抗
2023-08-23更新 | 43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4. 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一般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请根据下列材料:《贞观实录》《谈武周风云》《论开元执政得失》,确定一个论文主题是
A.浅议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试论经济重心的南移
C.简论民族交融的发展
D.略谈大变革的时代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一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产生的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5)清政府注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请举一例说明。
(6)读史明智。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019-08-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年份全国人口数量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万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约3714万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约4142万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891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约5292万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约1699万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万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四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
(2)请写出材料二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3)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
(4)根据材料四指出,当时流行的哪一个谚语说明在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说出两条)
2019-08-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付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振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皇宫)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选内阁中书中谨慎周密的人入内值班并担任抄写工作)。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于此矣(承旨、发出政令都在这里)。

——赵翼《詹曝杂记》

材料四   江西举人王锡候将《康熙字典》删繁就简,另刻了一本《字贯》,被认为“大逆不法”、“罪不容诛”,不仅所辑录的书籍全部被销毁,本人及其家属也被发配黑龙江为奴,与此案有关的一些地方官都受到严肃处理。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体现了科举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承旨、出政皆于此矣”这说明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恶果?
2019-08-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迁安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世界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3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4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50.85武则天单题
60.94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单题
70.85八股取士单题
80.8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90.65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100.8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11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20.85郑和下西洋单题
130.94马可·波罗来华单题
140.85红楼梦单题
150.65军机处单题
160.65宋代商业单题
170.94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180.6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190.8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200.85《尼布楚条约》单题
21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220.94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23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240.4商业贸易的发展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单题
25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唐与吐蕃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270.65开元盛世和唐衰亡  盛世经济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28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文字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