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城市是国家发展的缩影,更是时代变 迁的印记。某中学开展了“城市足迹”的探 究活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城市生活的多彩】

材料一   宋韵生活

材料二   循史探因

时间垦田数量
开宝九年(976年)2.9亿余亩
至道二年(996年)3.1亿余亩
天禧五年(1021年)5.2亿余亩

——整理自马瑞临《文献通考》

(开封)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则千万,骇人闻见。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任务二   城市进程的发展】

材料三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年份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整理

19世纪以来不断成长的城市已成为此期间社会史中最重要的因素。一旦蒸汽机把男人、女人和儿童集中到工厂来工作,城市在规模和数量上就不断增长。……普遍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迫使城市以一种惊人的比率膨胀。

——摘编自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任务三   城市遗址的记忆】

材料四



据传说,罗马城由战神马尔斯的两个儿子在公元前753年建立。它见证了古罗马文明的辉煌



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是抗战时期国人心中的精神堡垒。





北京作为明清两朝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一座充满古代和现代气息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例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 ;不正确,请在答 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B.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归纳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4)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迹和历史记忆,堪称一座博物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任选两座城市说明其堪称博物馆的理由。
2024-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预测卷(一)
2024九年级下·重庆·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事件并非孤立发生,而是相互影响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因果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历史的发展过程。以下事件的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A.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B.民族交往交融的加深——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
C.宋元时期城市生活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2024-05-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人口流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常见现象。阅读下面信息,探究相关问题。
【人口流动与民族】
史实结论
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____。
【人口流动与城市】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城市大发展的时代。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十多个,宋神宗时则有四十多个,宋徽宗崇宁年间上升为五十多个。大城市周围还形成了许多草市镇,城区范围也一再扩大。大城市发展质量也发生了大变化,如坊市制被打破,开设店铺几乎不受地和时间的限制,就业人员相应地急剧增多。城市发展与进城的流动人口增多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既为容纳流动人口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众多的机会,他们的到来又迫使城市扩大发展。

——摘编自程民生:《论宋代的流动人口问题》

【人口流动与经济】

中国古代南北方粮食产量及所占比例变化图

朝代

南方北方
粮食(斤)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粮食(斤)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1)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横线处补充相关史实,并根据史实推理出合理的结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面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①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宋代城市的发展。
②宋代城市中店铺的经商时间受到限制。
(3)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大城市发展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上表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探究如图对如表变化的影响。
(5)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2024-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叶成为主要饮料是在唐宋时期,宋代产茶的区域较唐朝扩大一倍以上,饮茶之风更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无不用也。”追求技艺的点茶、分茶,比试茶品的斗茶,精彩纷呈,百花齐放。随着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商贾往来,市民聚集,专门的茶坊乘机兴起。市民在闲暇时分谈心品茗,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娱乐方式。

——摘编自王康《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及日本茶文化的再兴》

材料二   在17世纪的全球贸易中,英国引进了中国茶叶,逐渐形成了极具本土特色的英式饮茶文化。英国人倾向于在茶中添加牛奶和蔗糖,为了满足饮茶需要,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迅速发展。由于英国中餐与晚餐间隔过长,有人开始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喝茶并享用食品,上述习惯在十九世纪演变为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一首英国民谣唱到:“当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工厂主设置了专门的“茶歇时间”,否则工厂的粗劣饮食不可能让工人顶住繁重的工作。大学注重饮用下午茶的氛围,无论身份高低与专业差异,人们在喝茶时就相关问题畅所欲言,推动了自由平等的精神发展。

——摘编自刘章才《茶向西方的传播简述》

材料三   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2年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从消费品类方面看,传统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原叶茶保持稳定,更昂贵的白茶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增长,宣扬养生健康理念的花草茶、功效茶等新消费也有持续增长。90后甚至00后对茶的接受度持续走高,渐成消费主力,改变着茶产品与茶消费,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成为市场宠儿。

——摘编自《2022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2)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二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后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的,请在答题卡后括号内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后括号内填未涉及。
A饮茶文化在英国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B在18世纪的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C饮茶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特有的生活习惯。
(3)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式饮茶文化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归纳2022年中国茶叶市场的形势。
(5)综上,请以“茶叶”为主题,凝炼一个恰当的观点。
2024-04-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叶成为主要饮料是在唐宋时期,宋代产茶的区域较唐朝扩大一倍以上,饮茶之风更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无不用也。”追求技艺的点茶、分茶,比试茶品的斗茶,精彩纷呈,百花齐放。随着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商贾往来,市民聚集,专门的茶坊乘机兴起。市民在闲暇时分谈心品茗,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娱乐方式。

——摘编自王康《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及日本茶文化的再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材料二   17世纪的全球贸易中,英国引进了中国茶叶,逐渐形成了极具本土特色的英式饮茶文化。英国人倾向于在茶中添加牛奶和蔗糖,为了满足饮茶需要,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迅速发展。由于英国中餐与晚餐间隔过长,有人开始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喝茶并享用食品,上述习惯在十九世纪演变为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一首英国民谣唱到:“当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工厂主设置了专门的“茶歇时间”,否则工厂的粗劣饮食不可能让工人顶住繁重的工作。大学注重饮用下午茶的氛围,无论身份高低与专业差异,人们在喝茶时就相关问题畅所欲言,推动了自由平等的精神发展。

——摘编自刘章才《茶向西方的传播简述》

(2)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二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后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的,请在答题卡后括号内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后括号内填“未涉及”。
A.饮茶文化在英国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   
B.在18世纪的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C.饮茶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特有的生活习惯。
(3)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式饮茶文化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近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2年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从消费品类方面看,传统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原叶茶保持稳定,更昂贵的白茶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增长,宣扬养生健康理念的花草茶、功效茶等新消费也有持续增长。90后甚至00后对茶的接受度持续走高,渐成消费主力,改变着茶产品与茶消费,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成为市场宠儿。

——摘编自《2022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

(4)根据材料三、归纳2022年中国茶叶市场的形势。
(5)综上,请以“茶叶”为主题,凝炼一个恰当的观点。
2024-04-03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等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A.政权并立、民族融合B.统治者纵情享乐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2023-12-10更新 | 16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8年重庆市红炉初中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测试题
7 . 社会条件决定戏剧、音乐的发展走向。某班历史老师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时代镜像】

宋墓壁画中戏班的演出

17世纪欧洲歌剧演出

宋代经济发展,商业日益兴盛,为戏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造应城市居民的需要,汴京和临安的民间艺人组成了团体,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

17世纪欧洲商人阶层壮大,他们的财富为城市提供了基础,城市又为歌刷院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众多刷院的出现使看歌剧不再是贵族的专利,而成为老百姓的娱乐。

——米罗·沃尔德《西方音乐史十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概括宋代和17世纪欧洲戏剧发展的相同点。

【任务二   时代变迁】

18世纪的音乐家贝多芬等人去各地演出只能乘坐马车,途中耗时长。1709年,意大利一位工匠制作出第一架钢琴,他一生中大约只做了20架钢琴,钢琴结构基本是木制的。19世纪中期以后,音乐家施特劳斯等人能在一个月中到多个国家演出,途中耗时大大缩短。英国一家工厂每年生产立式钢琴超过1000台,琴壳采用铸铁框架,到了世纪末,大钢琴几乎都是全铁框架。


(2)根据材料二,比较从18世纪到19世纪钢琴艺术领域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任务三   时代之声】

1871年,巴黎人民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主要领导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他是一位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20世纪初,《国际歌》传入中国。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工人们曾唱着《国际歌》携手斗争。在南昌起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也唱响了催人奋进的《国际歌》。

——陶乐《国际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仁·鲍狄埃所宣传的思想,概括《国际歌》产生的影响。
2023-11-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高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B.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C.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D.表明商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
2023-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着专门的游玩场所,蹴鞠运动广受欢迎,“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宋代(       
A.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B.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C.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已防止宰相权利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卞京城中的桑家瓦子、内中瓦子、里瓦子三处,就有勾栏五十余座。……从瓦子的这些情形,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娱乐带有极大的通俗性、大众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商业性。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


(1)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益最大的是谁?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创立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控制军队”和“掌管财权”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瓦子、勾栏,根据材料四指出瓦子的特点。
2023-09-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