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1 . “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鲫鱼探究酒精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
步骤一: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鲫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处理方式5%酒精溶液10%酒精溶液15%酒精溶液20%酒精溶液
出现侧翻时间/秒65442920
死亡时间/秒535402305196
(1)该实验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指出来: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
(3)四组与一组相比,鲫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___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鲫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_
2024-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摘草莓”的农家乐活动深受百姓欢迎。在草莓的农业生产中,通常采取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但该方式耗水量大。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草莓幼苗种植至各样地中,每个样地幼苗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___
(2)按图1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使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幼苗生长中还要保证各样地的阳光等条件___且适宜。

(3)分别测定三块样地草莓生产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所示。

①草莓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___组织运输到叶片,可作为原料参与光合作用。
②图2中,通过测定___来反映光合速率。据表可知,草莓产量最高的灌溉方式是渗灌,推测原因是:由于渗灌的给水位置在土壤深层,能___根系向下生长,进而促进叶的生长,光合作用合成的___最多,因此产量最高。
(4)综合以上信息分析,渗灌可作为草莓生产上既能增产又能___的灌溉方式。
(5)新鲜的草莓味美多汁,这种汁液主要储存于细胞的___中;不同品种草莓甜度不一样,主要原因是细胞中的___所含遗传信息不同。
2024-04-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二)生物试题
3 . 你见过在大雨来临前蚂蚁排队搬运食物的情景吗?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依靠什么进行通讯的呢?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1)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前,有同学认为蚂蚁是依靠气味进行通讯的。这一步骤相当于科学探究中______
(2)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同一蚁穴,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③实验前将,将蚂蚁进行饥饿处理24小时。
④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在C岛上放食物,A岛上______,注意观察蚂蚁的行为。
⑤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⑥完成上述步骤后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3)实验结果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⑤:将BC“桥”和AB“桥”对换后B岛上的蚂蚁会先通过“桥”爬向______岛。
步骤⑥: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了一些香水后,发现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行动失去具体目标,无所适从,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进行通讯。
2024-01-27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 某同学在调查校园内池塘里的生物时,发现一些水虿chài(蜻蜓的幼虫)在水中活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20只水虿放入图一所示不透光的水槽中。
步骤二:以水槽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明黑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静置5分钟。
步骤三:当水虿基本不再移动时,记录两种环境下水虿的数目。同样装置、步骤重复操作三次。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实验中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实验。
(2)为控制单一变量,步骤一中应选择种类、大小、生理状态等因素均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水虿。
(3)实验结果:阴暗环境中水虿的数目明显多于明亮环境中水虿的数目。据此得出的结论:光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水虿的生活,水虿喜欢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中。
2024-01-26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科学探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探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
2024-01-17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酸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形成的 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实验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均为数量相同的黄豆种子,用白醋配制 pH 小于5.6的溶液模拟“酸雨”)
   
(1)该小组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确定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组都用 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将两组都置于温暖的室内等相同的条件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甲组萌发的种子明显少于乙组萌发的种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对减少酸雨改善环境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2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7 . 孩子:“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信号。”妈妈的回答在实验探究方法的步骤中属于(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实验D.得出结论
2023-12-06更新 | 3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海南省乐东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8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9 . 某学习小组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
(1)下表是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分析可知,鼠妇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选填“①干燥”“②湿润”“③明亮”“④黑暗”)。
发现地点水泥路上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底下草地中
鼠妇数量(只)025192
(2)该学习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实验装置(图甲)的中央放10只大小和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重复步骤1的方法4次,统计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结合(1),该小组同学作出的科学假设是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③分析可知,阴暗环境中鼠妇的数目比明亮环境中鼠妇的数目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重复进行5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学习小组如果想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应对图甲装置做相应调整,策略有①将一块玻璃板和一块黑纸板换成一整块黑纸板、②________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10 .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浸泡海水稻和普通稻种子,得到的种子萌发率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恰当的是(       
   
A.实验中,设置的普通稻组起对照作用
B.浸种要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
C.普通稻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
D.稻种萌发率随氯化钠溶液浓度的升高面降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