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荔枝是南方夏季盛产的热带水果,采收后容易发生褐变,影响荔枝品质。果皮褐变指数是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1级果为全红,5级果为全褐。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荔枝保鲜品质的因素,设计如下实验。
①选择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平均分成2组。
②两组荔枝同时冰水预冷,使果温接近贮藏温度;晾干后分别置于常温(28℃)和低温(5℃)条件下。
③每隔6小时观察、统计荔枝果皮的褐变指数。
④每组设三个重复组。
⑤连续记录几天荔枝果皮的褐变指数,并绘图。

(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选择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的目的是________;步骤[____]可避免偶然性。
(3)用于绘制曲线的褐变指数,应取三个重复组测得数据的________
(4)观察曲线,实验结果________组的荔枝褐变速度更快。
(5)实验结论:温度会影响荔枝的保鲜品质,_________
(6)兴趣小组进一步设计以下实验:
分组贮藏温度包装方式
A组常温裸露
B组常温包装
C组低温裸露
D组低温包装
该实验设计可以形成________组对照。如果要比较低温下包装方式对荔枝的影响,应比较______两组的实验结果。
2024-03-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糖吃多了会影响记忆吗?某科研团队以幼鼠为实验对象,探究高糖饮食是否会降低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用出生天数一样、体重相似的健康雄性幼鼠20只,平均分为两组。
②A组为高糖饮食组,饮食结构为高糖饲料(含糖量≈16%,与目前市面大部分含糖饮料的含糖量相当),B组为正常饮食组,饮食结构为正常饲料(含糖量≈7%)。在相同环境下连续喂养三周。
③对每只幼鼠进行相同的记忆训练:将每只幼鼠从水迷宫的四个角落面向池壁放入水池,引导幼鼠寻找到水中站台。
④记忆训练结束2小时后,将两组幼鼠分别从水迷宫的四个角落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记录每只幼鼠在每个角落从入水至找到站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两组幼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实验探究的问题:___
(2)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为了控制无关变量,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___。(写出1点)
(3)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为保证实验的可靠性,科研人员对逃避潜伏期采取的数据处理方法是___
(4)请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A组比B组幼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更___,高糖饮食会降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5)本实验对你的生活启示是___
2024-01-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练习(暨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百香果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为探究百香果对急性酒精中毒(醉酒)小鼠的解毒作用,做了以下实验:
①制备百香果提取液;
②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对每只小鼠做如下灌胃处理:

模型对照组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灌胃物质

生理盐水

百香果提取液

百香果提取液

百香果提取液

剂量(mg/kg)

15

15

30

60

③1小时后,4组小鼠都用6g/kg剂量的酒精(浓度为50%)灌胃,造成小鼠急性酒精中毒;
④记录各组小鼠的醉酒时间与醒酒时间,取平均值并绘制出如下曲线图: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中将40只小鼠分成4组时,必须随机分配,目的是______
(3)为控制单一变量,科研人员所进行的操作有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绘制曲线时,采用10只小鼠测定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5)分析曲线可知:______
4 . 小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馒头碎屑,编号为A、B;
②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B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
④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2滴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小悦在该探究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____
(2)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____
(3)温水应控制在____℃左右,是为了模拟人体温度。
(4)小悦使用馒头碎屑,是为了模拟____的咀嚼。
(5)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试管,这是因为唾液中的_____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了。
2020-05-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昭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__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4)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___________
2018-09-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建宁县城关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