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1六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探究小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请你帮他们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蝌蚪、水草、洗净的沙子、经布过滤过的池水
(1)提出问题:植物数量的多少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
(3)实验设计方案表所示:

小鱼(条)

蝌蚪(条)

小草(棵)

生态瓶1

2

2

12

生态瓶2

2

2

8

生态瓶3

2

2

4

生态瓶4

2

2

2

生态瓶5

2

2

0


(注: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4)实验结果如下:生态瓶5号的小动物当天下午就死亡。生态瓶 4 号的小动物第2天上午死掉2条,第2天下午死掉2条。生态瓶3号的小动物存活3天半。生态瓶2号的小动物存活6天半。生态瓶1号的小动物存活8天。
(5)分析表中数据及实验结果得出:
①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时间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动物可能死亡。
②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6)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
2021-03-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1.2.3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20-21六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2 . 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处理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第一次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5.48%

7.5%

4.92%

第二次实验分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7.17%

8.85%

4.50%

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
(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章 了解生物圈 章末检测-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20-21六年级上·全国·阶段练习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3 . 利用两盆植株大小相当的含羞草做如下对比实验: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含羞草上面,但不触动含羞草,含羞草_____。这说明含羞草_____(填“能”或“不能”)对声音作出反应。
(2)若将振动的音叉轻碰含羞草的顶部和叶子,含羞草_____。可见含羞草能对_____作出反应。
2021-03-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1.1.1 生物的特征-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20-21六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4 . 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会不会同样影响蚯蚓的生活呢?某学校6个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
①每个小组准备了12只鲜活健壮的蚯蚓;
②将12条鲜活健壮的蚯蚓放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央;
③静置半小时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量。下表是6个小组的实验结果,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
明亮处/条343122
阴暗处/条989111010

(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在明亮还是阴暗的地方生活?作出假设:______
(2)在统计上表中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量时,应取6个小组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
(3)根据你平时对蚯蚓生活状况的了解,本实验中的实验组应该是______(填“纸板”或“玻璃板”)。
(4)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蚯蚓在土壤中爬行有助于疏松土壤并增加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角度看,这属于______
2021-03-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1.2.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六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表示的是生物学工作者用变形虫作实验材料所做的两个实验,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

(1)当变形虫被玻璃针切成两半后,无核部分不久就会______;有核部分能伸出伪足,摄取和消化食物,进行正常生长和产生新变形虫,在这2~3天内,如果给分割后的无核部分植入一个新的______,它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2)这个实验室告诉我们,_______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它的功能是_______
2021-03-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2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章节检测-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6 . 小萌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请你帮她共同完成实验。
实验材料:1000毫升大烧杯,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红色苋菜等。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两个相同的大烧杯,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的清水,并把甲烧杯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乙烧杯不做处理,用作____________
③把等量相同的红色苋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④观察并记录烧杯中水的颜色的变化。
(4)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乙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
(5)原因分析:甲烧杯中的苋菜叶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乙烧杯中的苋菜叶细胞的细胞膜完好无损。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26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2.1 细胞的生活-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7 . 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
分组实验材料及处理水温呼吸频率(次/分)
1号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mL温水25℃70
2号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热水35℃90
3号1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mL温水中加冰块15℃35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
(2)该实验中,通过计数金鱼每分钟_____的次数来反映呼吸频率的变化.
(3)每个烧杯中只放一条金鱼,具有_____,使实验结果不可靠.应该增加实验对象或进行_____实验.
(4)如果多次实验的结果与表格中的数据基本相符,则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呼吸频率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2018-12-12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1.2.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鲁科版五四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