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资料:①火龙果是同学们爱吃的水果之一,有红瓤和白瓤两种。②火龙果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叶片退化,叶片功能由茎承担。茎的内部有特殊细胞,能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______图可用来作为火龙果的细胞结构示意图。
(2)红瓤火龙果因为含有甜菜红素而呈现红色,这种色素和甜味物质一样存在于上图中的______(填数字)结构中。
(3)火龙果的红瓤和白瓤这两种特征是由______(填数字)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4)由资料②可以分析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够______(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5)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火龙果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出现几个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这可能是标本制作的哪一步骤没操作好?______
2 . 资料分析
郁南县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相互联系,在这里达成平衡。大王山的樱花、茶花、桃花、梅花盛开时尤为惊艳,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大王山森林公园有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樱花、茶花都有许多不同的品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走在大王山林荫道上,感觉空气特别清新湿润,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王山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
(3)大王山西宁湖中有各种观赏鱼类,鱼与樱花相比,樱花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是________________
2020-1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蔡朝焜纪念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科普阅读: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一:疟原虫种类繁多,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为疟原虫属,通称为疟原虫。本属生物中有四种疟原虫会使人类感染疟疾。
资料二:疟原虫主要有蚊和人两类寄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通过叮咬人而传播,引起疟疾寒热往来发作。疟疾流行广泛,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 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
资料三:有一种叫作奎宁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疟疾,但其对于疟疾的治疗作用仅仅是抑制, 不能彻底治愈。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奎宁的疗效越来越弱了。
资料四:黄花蒿(Artemisia annua)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屠呦呦的研究组率先用乙醚成功提取出了黄花蒿中的抗疟有效成分,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全世界很多疟疾患者因此受益。
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疟原虫细胞相比,青蒿根尖细胞的结构特点是_____
(2)疟疾是一种传染病,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_____。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而疟疾爆发时不到疫区旅游属于_____
(3)随着时间的流逝,奎宁的疗效越来越弱了。这是因为在未使用奎宁之前,在疟原虫群体内有的疟原虫具有______,在使用奎宁的过程中,普通疟原虫被杀死,而有该性状的疟原虫则容易存活下来,由于生物都普遍具有_____现象,疟原虫的后代就普遍具有了抗奎宁的能力。
(4)下列生物与黄花蒿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
A.菴闾 Artemisia keiskeana       B.茼蒿 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C.五月艾 Artemisia indica       D.青蒿 Artemisia carvifolia
2020-05-0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 2019——2020学年初三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4 . 据图阅读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植物,细草巨木,绿叶红花,它们的形态结构相差很远。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甲组中的图_____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动力车间”是[]_____
(2)一般的植物细胞都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60倍以上,才能看见大体摸样,要看到最清晰的细胞影像,我们应该选择乙组中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_____
(3)当我们切开成熟的“沙瓤”西瓜后,肉眼看到的一个红色“沙粒”,就是西瓜的一个果肉细胞。细胞呈现红色,主要是[]_____中储存有天然色素的原因。
(4)更有甚者,苎麻茎的韧皮纤维细胞,最长能超过半米,它是最大的植物细胞。细胞呈狭长状且含纤维素,并且[]_____特别厚,故坚韧而有弹性,不容易折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