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资料:①火龙果是同学们爱吃的水果之一,有红瓤和白瓤两种。②火龙果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叶片退化,叶片功能由茎承担。茎的内部有特殊细胞,能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请分析回答:
   
(1)如图中____图可用来作为火龙果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____],[   ]____,[   ]____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2)红瓤火龙果因为含有甜菜红素而呈现红色,这种色素和甜味物质一样存在于上图中的____(填数字)结构中。
(3)火龙果的红瓢和白瓤这两种特征是由____(填数字)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4)由资料②可以分析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够____(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
(5)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火龙果果肉细胞临时玻片标本。观察时发现,视野中出现几个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这可能是标本制作的哪一步骤没操作好?____
2024-04-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正是由于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丝不苟地工作,才使得科学不断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17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用它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19世纪30年代,光学显微镜的制造技术明显提升,促进了人们对细胞内部结构的认识。
图甲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图乙是动、植物细胞模式图。

(1)图甲中的①是显微镜的______,其作用是放大物像。
(2)图乙中[⑥]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⑦]______是细胞中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材料二:2017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中中”和“华华”,它们是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这标志着中国在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两只珍贵猕猴诞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中中”和“华华”都与B猴十分相像,这个实例说明______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4)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某学生尝试制作“中中”和“华华”的细胞模型,以下是他准备的材料及模拟的相关结构:A.塑料袋——细胞膜;B.琼脂和水——细胞质:C.绿豆——叶绿体;D.鲜葡萄——细胞核。其中不需要准备的一项是______(填字母)。
2023-12-2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
材料二:某学校为防控新冠疫情,采取了许多措施:①每天对教室、宿舍、食堂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②每天进行晨午检,及时监测学生的体温变化;③对于体温异常的同学马上送到隔离室,及时上报等等。
材料三: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可以制备疫苗。
(1)与动、植物相比,新冠病毒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新冠病毒属于新冠肺炎的_________。如根据其寄生细胞的不同进行分类,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_病毒。
(3)材料二中,对于体温异常的同学马上送到隔离室,及时上报等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接种新冠疫苗,能够刺激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
(5)某同学和乙肝患者生活在一起,可他并没有感染乙肝,请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答对一点即可)。
2022-10-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捕蝇草通常生活在缺氮的土壤中,它的一些叶特化为捕虫夹,当小虫碰到“触毛”时迅速将其夹住,消化并吸收以补充所缺营养。下图是捕虫夹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资料中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描述是___________
(2)捕蝇草的叶特化为捕虫夹,体现了生物能够___________环境。结合其生长环境分析,捕蝇草捕食小虫能获得含___________的无机盐,补充其所缺营养。
(3)捕蝇草细胞结构中有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将其归类为植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同学们依据所学过的知识填空:(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表示__________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图乙表示_______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图丙中两种细胞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     ]_______和液泡。
(3)目前,在我国的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包含了指纹信息控制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贮存在图丙中的[   ]_____中。
6 . 下面是某中学十年级学生在“金牌导游”活动中写的一-段导游词,请阅读完后回答问题:
各位游客朋友们好。欢迎大家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来到我美丽的家乡——宜春市。大家闻着这些桂花香可能就猜到了,桂花树是我们的市树,它隶属捩花目木犀科木那属,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优良园林树种。而我市植物资源种类是非常多啊,森林覆盖率高达52.8%。。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的市花——华木莲,华木莲又名落叶木莲,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濒危植物,产于袁州区明月山,隶属毛茛目木兰科木兰属,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1)上述资料中,出现的生物分类单位等级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2)桂花虽小但气味芬芳,其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制作观察桂花树叶肉细胞的临时装片,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____________。若图A表示导游的口腔上皮细胞,图B表示桂花的叶肉细胞,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2020-04-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简单而言,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再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氯喹因疟原虫产生抗药性而失效停用。屠呦呦将研究视线转向传统草药,锁定从黄花蒿的茎叶中提取纯化青蒿素。她又从晋朝的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获得启发,提出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一关键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黄花蒿粗提取物的有效单体——青蒿素。经临床试验,证实它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
黄花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差异显著。采收期对黄花蒿产量及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明显,不同产地适宜采收期有差异,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采收的青蒿素含量也不同,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青蒿素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青蒿素问世后,挽救了许多患者,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部分地区疟原虫又出现青蒿素耐药问题,也为大家敲响警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原虫主要破坏人体的_____________,其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_
(2)疟疾患者体内的红细胞破裂后,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________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不同的血细胞补充,但这依然跟不上疟原虫的破坏速度。
(3)提取青蒿素一般要把黄花蒿茎叶晒干去除水分,水分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________(填序号)。
(4)青蒿素可干扰疟原虫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_______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5)在显微镜下观察黄花蒿叶肉细胞和疟原虫细胞,发现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和其他动物细胞结构相似,与黄花蒿叶肉细胞相比没有[1]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都只有一个细胞,它们不但能够获取营养,还具有________等生命活动。
(7)关于青蒿素,你认为我们还需要研究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0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