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放出的热量,起着温室上的玻璃一样的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近几十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因此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气体可通过植物体的___作用产生。
(2)煤是化石燃料之一,其所蕴含的能量是由古代的___植物通过___作用获得的。
(3)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如何做,以减缓温室效应___(说出一点即可)。
(4)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___。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024-01-26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随堂测试
22-23七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
2 .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福建厦门同安区地处东南沿海,这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盛产各种水果,这几年,当地果农又尝试栽培经济价值更高的水果——莲雾。通过在大棚内辅以温度调控、光照调节、合理密植、肥水管理、药物催花、花果管理等技术,可实现莲雾的周年生产。
(1)根据资料分析,莲雾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植物。
(2)大棚内空间有限,为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棚内光照,资料中果农应用的技术是______;同时,通过光照调节,促进莲雾的______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3)除资料中提及的技术外,果农还可通过提高大棚内______的浓度实现莲雾增产。
2023-08-0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010光合作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发现有望用于培育抗冻作物
植物在遇到低温时,通常会放缓生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这与植物细胞中一种参与能量生产的酶紧密相关。这一发现有望用于培育抗冻作物,以减少农业损失。
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细胞中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核心物质。科学研究发现,在接近冰点的环境中,植物细胞中产生的ATP会减少,进而导致植物生长放缓。
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内催化合成ATP的“ATP合成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尼古拉斯·泰勒说,先前一些研究认为,植物对低温敏感主要源自细胞中有关能量生产的一些其他物质,“但我们惊奇地发现,ATP合成酶才是罪魁祸首”。
泰勒说,随着气候不断变化,理解植物如何对温度作出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人员桑德拉·克布勒说,新发现对农业生产以及将来培育抗冻作物具有重要意义,“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能量生产如何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将有助于我们培育更适应气候变化的植物”。
开动大脑思考:
(1)在低温环境中植物生长缓慢与什么有关?
(2)植物为什么会对低温敏感?
2023-05-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1.2观察动物和植物细胞(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 . 果蔬呼吸的弊与利:
果蔬呼吸的弊:(1)果蔬呼吸产热使温度升高,进而又促进呼吸作用,使有机物消耗得更快,果蔬贮藏期缩短。(2)缺氧时果蔬的无氧呼吸加快,加速衰老;代谢产物乙醇大量积累,毒害果蔬细胞,使品质劣变、组织死亡。(3)果蔬还能产生乙烯,加快果蔬成熟,缩短贮藏期,低温可以抑制乙烯的生成和作用。
果蔬呼吸的利:(1)当果蔬遭受机械损伤时,呼吸作用为形成愈伤组织所需新物质的合成提供了中间产物和能量。(2)呼吸作用对提高果蔬的抗病性有积极的作用。
开动大脑思考:
(1)低温贮藏果蔬有什么好处?______
(2)用保鲜膜包裹果蔬保存,有什么利弊?______
2023-05-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772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熄灭;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也能正常生活。
资料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色植物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资料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装有水绵和好氧细菌(吸氧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好氧细菌只向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水绵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1))资料一中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都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这时玻璃罩内的小白鼠能正常生活的原因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气体)。
(2)资料二中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__________运走耗尽;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是因为淀粉遇碘会变________
(3)由资料三中恩格尔曼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5)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低碳”做些什么?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3-03-1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单元测试·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
6 .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针对光合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下面是其中三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请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实验一: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一颗柳树苗,5年后发现,树苗增重了76.8千克,而培植用的土壤却只减少了0.057千克。
(1)根据实验结果,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来自水。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实验二: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组实验,如下图所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2)有学者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结论中忽略的因素是______。后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更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______
实验三: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利用天竺葵做了如下实验:

(3)请对上述实验操作进行排序______(用序号表示)。b步骤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叶片A、B部分颜色的变化分别是______
(4)综合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说明______
2023-01-04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在自家樱桃园里,张琪同学发现,弱光环境生长的樱桃植株叶片偏薄。他制作樱桃叶片横切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图1和图2结果。

(1)图1中,______(填字母)是栅栏组织,该处细胞呈圆柱状,排列比较______(紧密/疏松),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樱桃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利用透过______(填字母)和d进入的光提供的能量,将水和______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
(2)图2中,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越弱,樱桃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均越______,这种变化使光线能够透入大多数叶绿体内。其中厚度变化幅度更大的结构是______(填图1中字母),这样可以使叶片变薄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上述现象体现了樱桃植株对弱光环境的______
2022-12-29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2)与材料中合成乙酸不同的是,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______(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2021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遭受了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当年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3)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______消耗二氧化碳,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______,通过反应式还知道植物对自然界还有哪些作用:
①为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______、②促进生物圈的______
(4)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主要是落实保护______多样性,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同时《生物安全法》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多种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______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5)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6)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请至少写出三种做法)
2022-09-2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9 . 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凯凯同学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1)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
(2)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3)“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4)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5)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8-13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青神县初一上期检测生物卷
10 . 请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工业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清洁能源的开发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因具有储量巨大、无地域限制、清洁无污染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清洁能源开发的重点。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太阳能利用方式,因此科学家将目光聚焦在植物身上。通过模拟光合作用,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例如:在仿生模拟方面,我国科学家成功组装了一种以植物特殊蛋白质为主体的生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与以往的光伏电池相比,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了30%。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人造树叶(如右图所示),虽然在外表上和真叶子有明显差异,却有着相似的功能。只需将它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进行发电,持续进行“工作”达45小时。模拟光合作用的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科学家还通过合成技术制造出一种能在细胞外运行的人工叶绿体,同样能吸收阳光并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通过这项技术,培育出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的今天,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太阳能的开发及利用将成为一种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及新能源制备的重要途径。模拟光合作用的研究将翻开太阳能高效利用的新篇章。

(1)温室效应是由于_____________排放过多导致的。
(2)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人造树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的优点有____________。(多选)
a.生物有机太阳能电池使光能利用效率提高30%
b.人造树叶可以持续进行“工作”达45小时
c.细胞外运行的人工叶绿体可以合成有机物
(4)科技改变生活,请你写出一条生物学知识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
2021-01-29更新 | 32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