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粉及其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棚种植草莓时,果农常在棚内放养蜜蜂,放养蜜蜂最直接的目的是_____。草莓果实是由花中_____的发育而来的。
(2)草莓通常采用匍匐茎进行繁殖,即把匍匐茎生长出来的子株与母株切断,子株可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
(3)草莓是盐敏感植物,某些无机盐会影响草莓产量。科研人员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法分别研究钙盐和钠盐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下列图表为不同无机盐对草莓气孔导度(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和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相对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处理叶绿素a
(100mmol/L)
叶绿素b
(100mmol/L)
对照组1.2760.678
NaCl1.1100.551
CaCl21.0780.536

表1

①表1中结果显示,两种盐都会使_____含量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吸收_____能减少进而使光合速率下降。
②图1中结果显示,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_____,导致植物体吸收_____速率降低,使光合速率降低。其中_____溶液的影响更大。
2020-05-28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延庆区初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与植物的生长、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等有关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如图一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
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二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①甲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②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③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2)图二中从花蕊的生长情况看,图中植物花的类型应属于_____;按照传粉的方式来划分,图中植物应是_____传粉。与此传粉方式相适应,可推断图中植物的花具有的特点是______
(3)我们吃的玉米粒是由_____发育来的;我们吃的大豆是由______发育来的。
2020-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WAT 模拟生物试题(四)
19-20八年级上·北京西城·期中
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玉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多地因夏季高温干旱等天气原因出现玉米结实不良的现象,导致玉米减产。
(1)玉米植株上花的着生位置及结构如图1所示。开花季节,一个雄花序能散落200~500万粒花粉,雌花的柱头都带有分叉,尽力生长伸出苞叶,以便接受由雄蕊______________中散落的花粉。当完成传粉、_____________后,每一朵雌花的______________独立发育成一粒玉米果实,雌花序发育成果穗。

       


(2)雄花和雌花同期开放能增加传粉几率,否则“花期不遇”会影响传粉,造成减产。为了研究玉米不同受粉时间对结实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I:选取长势相同并即将吐须(柱头伸出苞叶)的玉米雌花序进行实验,吐须之前将实验组同一着生位置的雌花序都进行套袋处理,以便控制自然受粉的时间(如图2所示);

       


步骤II:
组别处理方式
实验组
(每组40个雌花序)
实验仅在散粉期第1天摘袋受粉
实验仅在散粉期第2天摘袋受粉
…………
实验仅在散粉期第12 天摘袋受粉
对照组(40个雌花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III:待步骤II处理的各组果实成熟后,打开苞叶,观察记录每种处理方式下果穗的结实位置和结实率(如图3、图4所示)
   
①实验步骤II中,对照组应选择与实验组同一着生位置的玉米雌花序,对其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雌花序不同部位的柱头伸出苞叶的时间不同,根据图3中“第1~5天玉米果穗的结实位置”可以推测,雌花序基部柱头伸出苞叶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早于”或“晚于”)顶部。
③图4中,第_____________天结实率最高; 若散粉期第8~12天才摘袋受粉,会出现结实率下降,且基部缺粒严重的现象(如图3),可能的原因是部分过早伸出苞叶的柱头已经__________________, 使得受粉不成功。
(3)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帮助农民减少损失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合理灌溉       b. 必要时人工辅助授粉
c. 加大施肥量       d. 选择抗旱品种
2020-01-04更新 | 5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请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黄瓜开花期间,农民伯伯用毛笔蘸取黄瓜雄花的花粉涂在雌花的柱头上,这种做法帮助植物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2)晴朗的中午,气温较高时,农民伯伯常把大棚上部的塑料薄膜全部掀开,使之通风。通风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晚上,农民伯伯常把塑料大棚掀开一小角,使冷空气进入以降低室温,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帮助大棚种植户提高产量,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鱼腥藻为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光源分别置于距烧杯15crm、25cm、35cm、45cm处,观察烧杯中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重复多次、取平均值得到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光合作用速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来的。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学建议,将本实验使用的白炽灯改为LED灯,因为白炽灯产热多,会使不同组之间的温度产生差异而影响实验结果。此建议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同,这是因为这一改进有利于遵循_______原则。
2019-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五四制)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玉米是原产南美的一种粮食作物,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其传粉方式为_________;每粒玉米都是由发育而来,玉米幼苗是由种子中的___发育而来.
(2)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
组别123
处理方式将胚乳全部切掉将胚乳切掉一半不做处理

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__________
(4)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_____环境中.
(5)图3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D点相比,E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
6 .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通常是雌雄同株,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籽粒有黄色和白色、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等不同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所示,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白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已知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用字母t表示)。在遗传学上,我们把玉米的黄粒和白粒称为_____。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种植后全发育成黄色,这种现象是_____
(2)玉米的宽叶与窄叶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宽叶(基因组成为AA)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窄叶玉米。请完成该同学设计的探究窄叶玉米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将窄叶玉米与宽叶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
②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图一中杂交①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
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a若子二代只出现宽叶一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____引起的;
b若子二代出现宽叶、窄叶两种性状,则窄叶是由_____引起的。
(3)请写出玉米植株A所结黄色籽粒的基因组成_____,若该籽粒在生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育成窄叶,此株玉米可用图二中_____表示。
(4)玉米果穗上经常出现缺粒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预防措施是_____
7 . 玉米是原产南美的一种粮食作物,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组别123
处理方式将胚乳全部切掉将胚乳切掉一半不做处理

(1)将30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______
(2)图1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______

(3)将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在烧杯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再将烧杯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如图2所示。
①将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散失到了体外。
②将该装置置于光下4小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到瓶口,观察到卫生香复燃,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装置置于______环境中。
(4)图3是单株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D点相比,E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此图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
8 .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巧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右图是玉米种子和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请指出结构及如何探究营养物质是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________,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人们通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来弥补,具体的操作方法是:A.取纸袋套住玉米的【   ________,轻摇玉米茎秆,收集花粉;B.将收集好的花粉,倒在雌蕊的柱头上。       
(3)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a.图甲是玉米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_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b.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__移动。
2018-06-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泰安生物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9 .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巧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右图是玉米种子和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________发育来的,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种子【】________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成分主要是淀粉?________       
(2)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       
(3)在苗期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合理施肥、灌溉。临近的杂草与幼苗相互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等,它们之间是________关系。       
(4)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________,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人们通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来弥补,具体的操作方法是:A.取纸袋套住玉米的【】________,轻摇玉米茎秆,收集花粉;B.将收集好的花粉,倒在【】________上。       
(5)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a.图甲是玉米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_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b.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__移动;
10 . 花生,又叫落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荚”的特性(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上开花、地下结荚”是指花生的________(器官)在土壤中发育成熟。
(2)花生入地结荚过程如图2所示。花生在地上开花、________、受精后,子房柄内的_________组织进行细胞分裂,子房柄向地生长,将位于其顶端的子房推入土中。
(3)为了研究花生入地才能结荚的原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待子房柄长度为3~5cm、尚未入土时,将子房插入玻璃管中,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花生结荚情况(结荚级数代表子房发育程度)。实验共分6组,各组处理及实验结果如图3。
①该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因素对子房发育的影响。
②综合上述结果分析,_______条件是促使花生结荚的最重要因素。
(4)花生的花着生的位置有高有低,位置的高低会影响结荚级数。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位置_______的花,结荚级数更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