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某地在大棚内种植新品种西瓜。图1是西瓜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Ⅰ和Ⅱ代表生理过程,①和②代表细胞结构;图2是测量的一昼夜西瓜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3为不同外界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曲线。

(1)图1中结构①表示___,生理过程I的反应式为___。植物通过这一生理过程,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平衡。
(2)生理过程Ⅱ代表___。图2的6~18时,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填“I”、“Ⅱ”或“Ⅰ和Ⅱ”),该时间段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
(3)研究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强度会产生影响,如图3曲线所示。图中引起a和b点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据图分析,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为:___(写一条即可)。
2024-02-01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如图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所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②所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①、②两个生理过程中,能够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填序号)。
(2)③过程中起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
(3)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以通过节能减排和植树造林等措施实现正负抵消,达到______________相对“零”排放。
(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可以做什么?______________(写条合理措施)
2023-12-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图,①、②表示气体,I表示结构,A、B表示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图中I结构是由两个半月形的_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___,除了①、②能进出I结构外,能从该结构散失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
(2)燃料的燃烧加剧了生物圈中[①] _____________的排放,图中生理活动_____________(填字母)也能增加大气中该气体的浓度。
(3)我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保护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消耗①。另一方面我们中学生能为此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 .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A”/“B”).
(2)能够消耗大气中氧气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A”/“B”).
(3)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________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各占50%并保持不变
D.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4)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_
2017-11-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为生物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b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 ,供生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6 . 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只有氧气
B.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2024-03-2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试题
7 . 如图,甲为柿树叶片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代表生理活动;乙为根尖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根尖的不同区域。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甲中A过程用表达式可表示___
(2)植树选择阴雨天并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__(填字母)过程。
(3)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这与___(填序号)两个区域有直接关系。
(4)植物生长过程中,A过程产生的___参与构建植物体,同时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8 . 我国将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国家、企业、个人等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即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扮演的角色是______,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
(2)实现碳中和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植物的_____(生理过程)吸收二氧化碳,以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平衡。
(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煤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有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9 .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所示,图甲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D代表生物圈内的生物,序号①~③表示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全球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统计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表示植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2)图甲的生理过程中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有_____(填序号)。
(3)由图甲可知,碳元素是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填序号)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的。
(4)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同时也增加了_______的排放。
(5)由图乙可以看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1963年至2019年均在逐年______(填“增长”或“下降”),我国2019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这得益于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保护植被,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和开发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节能减排。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我国实现“碳中和”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①-⑤表示物质循环的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物是_______, 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
(2)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用图中的序号表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过程:_______
(4)为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人们采取“绿色出行”,可以减轻_____过程。
2023-12-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