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森林生态系统中绿色植被以及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含碳有机物,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人工林中林木密度对植被及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林木密度下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植被及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光合作用
B.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含碳有机物(碳储量)大多分布于绿色植被中
C.植树造林可增加植被及土壤中的碳储量,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D.分解者可将土壤中的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2024-03-28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生物真题
2 .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B.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D.消耗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3 .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湿地和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包含了全球97%的水,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的绿藻是全球重要的氧气来源。湿地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等多种生态功能,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森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为全世界3/4以上的陆地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每年能吸收约20亿吨二氧化碳;一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增加降水量。
(1)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其生态功能是__________(一点即可)。
(2)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平衡。
(3)"林区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尖______区从土壤中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状态由叶片上的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
2023-07-13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下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_______。叶片表面有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请用③和④完善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④_______平衡起重要作用。
2023-06-29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考生物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动、植物对大气中物质循环的影响关系,其中①与②示意动、植物所进行的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过程①表示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___________来进行光合作用,并把所产生的___________排放到大气中供生物利用。
(2)过程②表示动、植物都能进行的___________作用,即利用氧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水,并把所产生的___________不断的排放到大气中。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不断的通过过程①与过程②,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相对平衡,促进了生物圈的稳定和发展。
2023-06-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区生物生物真题
6 .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中和抵消。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7 .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甘肃省有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如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珙桐等国家保护植物14种;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级保护动物18种;陆栖脊椎动物265种等;区内经济植物种类本富,竹类有11种;药用植物有100多种。
资料二:一项新分析发现,自19世纪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碳约为3000亿吨,“森林是我们对抗气候变化的最大天然盟友”,如果在全球增加近10亿公顷森林,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里吸收2050亿吨。
(1)资料一直观体现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2)保护区内有豺狗和竹鼠,前者有时成群袭击单独活动的大熊猫,后者以竹为食并居于竹丛洞穴内,危害大熊猫的食物基地,大熊猫生活环境中的竹子、豺狗和竹鼠都属于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_(填“非生物”或”生物”)因素。某时期当地因竹子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大熊猫食物缺乏,出现生存危机,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的。
(3)资料二描绘的蓝图中,森林里的绿色植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属于_______,其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维持着生物圈中的________
(4)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减排力度最大,减排贡献最多的国家,我国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碳的净零排放)。保护生物圈,“低碳”减排,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的你,该如何来做呢?__________(写出一种做法即可)。
2023-03-31更新 | 3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生物真题
8 .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B.使用节能电器,绿色低碳出行
C.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使用一次性木筷,多用纸质品
2023-03-28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宁夏自治区中考生物真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生态文明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为自己也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植物的呼吸作用造成的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0 . “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市积极行动,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如图),“碳”索蓝色增汇,为“碳中和”贡献东营智慧。

(1)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吸收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地固定、封存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谓的“蓝碳”。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其结构特点是 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_____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2)分析如图可知,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是 _____;贝类利用 _____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 _____(促进/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制造每年产氧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写出两条即可) 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