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2021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资料一:塑料垃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环境问题,海洋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资料显示,每年有1200万吨塑料垃圾排入海洋,海洋塑料垃圾总量已超过1.5亿吨。
资料二:《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六盘水市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正式迈入“有法可依”阶段。生活垃圾按照不同属性和处置方式,主要分为如图四类:

(1)塑料垃圾在阳光辐射下形成的微塑料颗粒容易被鱼类等生物误吞,并沿着__________不断积累和转移,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2)直接填埋的塑料垃圾很难被自然界中的分解者——____________分解,同学们喝完了矿泉水,应将空矿泉水瓶投放到_______________垃圾桶中,通过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优化。
(3)治理塑料污染,应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_____的表面。
(4)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践行这一理念,请提出一条缓解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试题
2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红绿灯是重要的交通信号,行人与机动车辆根据红绿灯能行,以保证交通系统正常运转。为了进一步确保行人安全,洛阳市区主干道在红绿灯基础上增强了语音提示系统。当人行横道信号灯红灯亮时,会发出“现在是红灯,禁止通行”的语音提示,并伴随慢节凑“叮叮”声提醒行人稍等片刻,当人行横道信号灯亮绿灯时,会发出“现在是绿灯,请通行”的语音提示,并伴随急促的“叮叮叮”声提醒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市民普遍表示,升级后的红绿灯更加人性化,给严重近视或视力障碍的人、甚至看手机的低头族提供了更多的提醒,使行人过马路时更加安全、便利。
资料二: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1)行人看见绿灯并穿过人行横道的过程中,感受光刺激的是__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视障者听到慢节奏“叮叮”声时,声波引起耳中的________震动,最终在________形成听觉。腿部肌肉接收到神经中枢传出的信号后收缩,产生运动使视障者安全通行,整个过程属于________反射。
(3)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4)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________。
A.臭氧空洞B.酸雨C.温室效应

(5)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经常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请你分别选择一种恰当的出行方式,将序号填人表格中:①步行、骑自行车;②乘坐火车;③搭乘公交或地铁
近处短途长途



2024-03-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资料二:据统计,一亩林地比裸地能多蓄水20吨,5万亩森林的贮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大水库。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土地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淋,泥土直接被雨水冲刷,把肥沃的表层土连同矿质元素带进江河。
资料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钢筋水泥的“丛林”使得城市绿化用地的急缺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屋(楼)顶绿化作为城市立体绿化中的主体,屋(楼)顶绿化在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益和优势,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健康危机等。
(1)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中的______大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能调节______平衡。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森林对生态环境还能起______的作用。
(4)从材料三可知做好屋顶绿化,能很好的弥补城市化进程所破坏的绿色植被,如果有条件做“屋顶绿化”,你认为是不是所有植物都能种植?简单说说理由_______
2024-02-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请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工业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清洁能源的开发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太阳能因具有储量巨大、无地域限制、清洁无污染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清洁能源开发的重点。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太阳能利用方式,因此科学家将目光聚焦在植物身上。通过模拟光合作用,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例如:在仿生模拟方面,我国科学家成功组装了一种以植物特殊蛋白质为主体的生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与以往的光伏电池相比,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了30%。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人造树叶(如图所示),虽然在外表上和真叶子有明显差异,却有着相似的功能。只需将它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进行发电,持续进行“工作”达45 小时。
模拟光合作用的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科学家还通过合成技术制造出一种能在细胞外运行的人工叶绿体,同样能吸收阳光并把二氧化和水碳转化成有机物。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通过这项技术,培育出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新品种,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的今天,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太阳能的开发及利用将成为一种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及新能源制备的重要途径。模拟光合作用的研究将翻开太阳能高效利用的新篇章。
(1)温室效应是由于______排放过多导致的。
(2)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细胞的____中进行的,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而人造树叶可以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转化为______并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能。
(3)通过在文章的描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阳能高效利用的优点是
A.生物有机太阳能电池使光能利用效率提高30%
B.人造树叶可以持续进行“工作”达45小时
C.细胞外运行的人工叶绿体可以合成有机物
D.人造树叶的重大意义在于人类能创造生命
(4)科技改变生活,请你写出一条生物学知识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3日,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之际,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单 位联合在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上林县大龙湖湿地顺利放归了经救护康复的4只候鸟——3只秃鹫和1只东方白鹳,它们皆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候鸟为了应对温度、气候、日照时间、食物等因素的季节性变化,会通过迁徙在换季时往返于不同地区进行繁殖或越冬。广西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进入广西停歇和“补给”,是全球重要的候 鸟迁徙和越冬停歇地。
材料二: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核污水不但会对海洋 生态产生污染,还会严重危害周边国家人民健康安全,此行为立刻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质疑。科 学家预测,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
(1)大龙湖湿地具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等作用,属于被誉为“ ________”的湿地生态系统,
(2)通过上述材料了解,影响候鸟迁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东方白鹳主要以小鱼、昆虫等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
(3)被救护康复的东方白鹳个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其个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表示)
(4)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给全球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 物共同的家园。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做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项即可)
2023-11-2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
6 . 资料一: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因其不会锈蚀、轻便等特点广泛被人们使用。但塑料很难被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因此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资料二:塑料微粒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碎片。塑料微粒已不仅在包括人类作为食物的贝类、食用鱼类的动物肠道组织中发现,在对食用鱼研究中也发现食用鱼肌肉中存在多种塑料微粒。
资料三:继2018年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粪便当中含有塑料微粒之后,2022年科学家又发表了有关在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塑料微粒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科学家们表示,塑料微粒进入血液会给人类身体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1)塑料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因素。(选填“非生物”或“生物”)
(2)塑料微粒会沿着___________流动,在富集作用下,人类将会累积大量的塑料微粒在体内,从而对人将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3)上述材料体现了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减少对塑料的使用?(答对一点即可)________
2023-11-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龙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另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 漠孤。
   
资料二 很早以前,科学工作者就发现仅仅在20年的时间里,北极冰盖面积就减少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 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新低。这些都表明地球气候在变暖。
(1)图________为北极狐。造成它们头部特征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狐的耳大、长,热量________(容易、不易)散失。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________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狐的数量将会________
(4)为了减缓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023-10-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南蒲街道中心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太阳能光伏、绿色氢能、生物燃料等助力绿色转型的应用场景一一呈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已经被很多国家付诸实践,并在此过程中被不断探索与创新,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正逐渐从倡议转为行动,从理念变为实践,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健发展增添新视角、提供新路径。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指出,全体国民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洋及河流的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
(1)材料一提出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_______的排放,从而减轻全球变暖的趋势。
(2)煤燃烧和普通汽车尾气排放的______(填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是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3)由材料二可知,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将会造成______(填空气或水)污染。
(4)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减少碳排放的?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导致耕地、草原、森林生产力的下降。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近年我国曾遭受一次最强沙尘暴,此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再加上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形成超强沙尘暴。
资料二“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资料三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1)材料一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请列举一项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______
(2)生物呼吸、燃料燃烧等都排出大量二氧化碳,而生物圈的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灾害频发,这是______效应。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____
A.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B.使用环保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随手关闭不使用电器的电源D.夏季在使用空调时,将温度尽量调低
(4)资料二中的“碳中和”指出可以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植树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维持生物圈的______平衡。
(5)酸雨的危害极大,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____。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氟利昂D.甲烷
(6)除了以上资料中提到的环境问题,我们还面临哪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写出两点)。
2023-09-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台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请根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加剧温室效应。
(2)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
(3)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说明_______(填“生物影响环境”或“环境影响生物”)。
(4)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列人类活动中,与此目标不符合的是_______。
A.各级机关倡导无纸化办公
B.选择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
C.大力发展火电厂,增加发电量,满足用电需求
D.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2023-09-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