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每年约产生4亿吨塑料垃圾。在全球已产生的70亿吨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10%的塑料被回收利用。据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为此开展“人民战塑”行动,以响应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符合地球日主题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B.少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C.少喝瓶装水D.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2024-04-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红绿灯是重要的交通信号,行人与机动车辆根据红绿灯能行,以保证交通系统正常运转。为了进一步确保行人安全,某市区主干道在红绿灯基础上增强了语音提示系统。当人行横道信号灯红灯亮时,会发出“现在是红灯,禁止通行”的语音提示,并伴随慢节凑“叮叮”声提醒行人稍等片刻,当人行横道信号灯亮绿灯时,会发出“现在是绿灯,请通行”的语音提示,并伴随急促的“叮叮叮”声提醒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市民普遍表示,升级后的红绿灯更加人性化,给严重近视或视力障碍的人、甚至看手机的低头族提供了更多的提醒,使行人过马路时更加安全、便利。
资料二: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
(1)行人看见绿灯并穿过人行横道的过程中,感受光刺激的是__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
(2)视障者听到慢节奏“叮叮”声时,声波引起耳的________震动,最终在_________形成听觉。腿部肌肉接收到神经中枢传出的信号后收缩,产生运动使视障者安全通行,整个过程属于_______反射。
(3)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________
(4)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请你分别选择一种恰当的出行方式,将序号填在横线上:近处________;长途________
①步行、骑自行车;     ②乘坐高铁或火车;
2024-04-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
3 . 人类活动已经引起了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变暖。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B.倡导节能减排,开发新型能源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节约自我时间,多开车少步行
2024-04-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未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的污水排放,会污染河流等水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目前,生态治理技术已成为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因未达标污水排放,导致某河流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过剩,会使得水中的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引发____________(填“赤潮”或“水华”)。
(2)研究发现,金鱼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为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污染河流的下游水域开展研究,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材料

去除率

对照组

8.47

2.81

实验组

25L下游水样+金鱼藻

94.57

73.42

25L下游水样+苦草

69.50

59.90

①对照组的“?”应填___________
②你认为金鱼藻和苦草中,更适合治理该污染河流下游水域的是___________
③为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还应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___________实验。
(3)若继续探究上述沉水植物对中游水域的治理效果,实验设计只需更改的一点是___________
2024-04-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2024年,我国提出将加快推进下一阶段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下列举措不利于达成目标的是(       
A.修复河湖湿地B.建知识科普园
C.封山育林育草D.毁林开荒种地
2024-04-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在生活中,与保护环境相背离的行为是(       
A.把废旧书刊、报纸及时丢弃
B.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C.关爱生命,不采摘花草树木
D.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2024-04-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从20世纪开始,各国都开始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我国力争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因素(  )
A.森林的破坏B.世界人口的增多
C.蒸腾作用的影响D.工业生产的发展
2024-04-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揭西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
A.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B.家住榕江边,污水直接排
C.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D.徒步大北山,树干刻字迹
2024-04-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六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秋冬传染病流行时,有人大量囤积布洛芬,导致“一药难求”,后期又大量丢弃。下列有关药物的科学使用和存放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囤积布洛芬并无不妥
B.发热患者为尽快退热,可自行加倍用药
C.药盒上要求必须有处方购买
D.垃圾分类时,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
2024-04-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良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第一组

各取 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第二组

喂食等量的①

(1)实验中①处应填写____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__________作用。
(2)本实验两组所选用的100只黄粉虫幼虫大小、长势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若第二组实验结果②为____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4)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你会把含聚苯乙烯的塑料袋扔进       箱中。
A.厨余垃圾B.可回收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
2024-04-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