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综合分析
人类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生命现象是奇妙的,等待人们无止境的探索。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2)从①到②的发展过程表示人类已开始向_______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①物种在热带丛林以_______生活为主,后来由于_______,部分①物种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
(3)从③到⑦的发展过程,着装发生了变化,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并能够用________,食用熟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4)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例如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从而产生________。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做到的“低碳”生活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试举两例)。
2 .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___。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至少写出2条)。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
3 .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把“现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共中,“碳中和”指通过多种途轻款消二氧化碳的排效总量,达到“净零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碱一氧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代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数字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B.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C.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
2023-05-24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十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2-23七年级上·北京丰台·期末
4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塑料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分解后形成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污染却日益加剧。在南极多处样地,甚至人体血液中均检测出微塑料的存在。
研究者进行了微塑料在生物之间传递的实验(如图1所示)。24天后,将实验动植物进行检验分析。图2中箭头所指为生菜叶中、昆虫肠道中和鱼体中检测到的微塑料颗粒。

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影响,如图3所示。有实验检测发现,健康人粪便中微塑料的浓度为28个/克,而肠炎患者粪便中微塑料的浓度为41.8个/克。微塑料还可以进入肝脏细胞和肺泡细胞,导致线粒体损伤,且损伤程度与微塑料颗粒数目成正比。
我国已经于2020年初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了“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发展模式。让我们行动起来降低塑料污染,减少微塑料潜在危害。

(1)南极微塑料可能是由人类活动或由气流、洋流带来。可见,微塑料能够在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中循环。
(2)研究人员用生菜饲喂昆虫幼虫,生菜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请写出该实验中的食物链______
(3)据图3可知,微塑料可以通过______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体内,危害人体健康。其中,线粒体损伤会影响细胞的______作用,最终导致器官组织出现功能障碍。
(4)请你从全球、国家和个人等多个角度,提出降低塑料污染和微塑料潜在危害的可行性建议。______
2022-12-30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2024学年生物寒假作业第24章人与环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5 . 下图是以1990~1997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20世纪及未来50年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资源过度使用,会使___________减少而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2)人口过度增长,会使___________被大量破坏而逐渐枯竭。
(3)_______日益严重,会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4)图中显示,进入21世纪人口会逐渐减少,试据图中信息分析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
2023-07-07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堂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