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脊椎动物类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3-24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我国洞庭湖区曾爆发过一场触目惊心的“人鼠大战”。想一想,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人类应该怎样将有害动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
2023-10-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050哺乳动物
2 . 鲫鱼味道鲜美,但鱼刺众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使用基因编辑育种方法,培育出无肌间刺的鲫鱼,如题图所示。此项研究标志着我国水产动物遗传育种领域在理论和技术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鲫鱼的生殖发育特点为胎生、哺乳
B.该研究成果说明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该研究成果市场前景巨大,应立即推广
D.无肌间刺的鲫鱼产生的后代也无肌间刺是变异现象
2023-09-09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073生物的变异
3 . 为研究沙漠穴居蜥蜴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生物学家测试连续16小时内蜥蜴体温与环境温度,根据数据绘成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7点至9点,蜥蜴会通过晒太阳提高体温
B.12点至14点,蜥蜴可能回洞穴躲避高温
C.骆驼一天的体温变化与蜥蜴的体温变化不同
D.蜥蜴4点时的耗氧量比16点的耗氧量高
4 . 研究人员发现蝙蝠在飞行时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的节奏同步,对蝙蝠来说,在拍打两翼的同时发出声音能够节省能量,从而导致动作和发声同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属于鸟类
B.蝙蝠具有牙齿的分化
C.蝙蝠飞行时耗能依靠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D.蝙蝠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同步的行为有利于生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山倭蛙生活在青藏高原,其皮肤在应对高原低氧、低温、强紫外线辐射等极端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

(1)高山倭蛙是脊索动物门__________纲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______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研究人员采集与高山倭蛙亲缘关系较近的分布在不同海拔的蛙类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种类分布的海拔高度(米)皮肤表皮层厚度(毫米)毛细血管相对含量皮肤色素相对含量
高山倭蛙45000.0270.890.47
双团棘胸蛙18000.0330.030.37
棘胸蛙1700.0420.030.35
①高山倭蛙的皮肤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提高了其__________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了皮肤辅助呼吸的功能,从而适应高原__________的环境。
②高山倭蛙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__________动物,其皮肤中色素含量__________其他两种蛙类,这不仅能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也能减轻紫外线辐射的伤害,从而适应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3)除上述研究外,其他动物也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表结构,请试举一例:__________
6 . 龋齿是指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发生的慢性病变。为了改善儿童的牙齿健康,某地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具体数据如下表:

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

食用碳酸饮料及甜品

刷牙频率(次/天)

经常

偶尔

2次

1次

不刷

有龋齿(600人)

361

239

415

185

63

489

48

无龋齿(300人)

102

198

58

242

197

103

0

总计

463

437

473

427

260

592

48

(1)该研究机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2)有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
(3)经常食用甜品易患龋齿的原因:甜品中含_____,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食用甜品后,应立即_____
(4)中国疾控中心的护牙海报展示了科学刷牙的顺序(以儿童为例),如图。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_____(填“门齿”“犬齿”或“臼齿”)。
2022-07-30更新 | 811次组卷 | 7卷引用:8.3.2 选择健康的社会方式-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
7 . 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被设立为第一批国家公园。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巨型国家公园,黑颈鹤、藏羚羊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此恣意栖居,纵情驰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查阅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生物种类的相关资料,将其中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分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中①处应填______;②处应填______;③处应填______(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将图中的藏羚羊、黑颈鹤、蚯蚓、蜥蜴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序:______
(3)每年5-7月是黑颈鹤的繁殖季节,雌鹤每窝可产2枚卵,位于卵的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
2022-07-27更新 | 716次组卷 | 6卷引用: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
8 . 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朱朱、熊熊、羚羚、金金(如图1)是以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原型,分别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

(1)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均建立了相应的______对它们进行就地保护。
(2)朱鹮属于鸟类,其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______,前肢特化为翼,这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你还知道朱鹮的哪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大熊猫、羚牛和金丝猴都属于哺乳动物,这类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4)我国科研人员监测一组健康的野生大熊猫时发现:大熊猫在主要以竹笋为食的季节,比在主要以竹叶为食的季节更胖。竹笋和竹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相对含量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2中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主要以竹笋为食的季节,大熊猫体重显著增加的原因。______
2022-06-25更新 | 122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七节 哺乳动物(巩固版)
9 .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体表被黑白两色毛,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看上去憨态可掬,深受人们喜爱。但它的祖先体型比现在要大,而且还吃肉。它们的器官至今依然保留着食肉动物的特点:消化道很短,没有育肠等。2009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大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2万多个基因,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个亚种。
为什么大熊猫后来改吃竹子了呢?据研究,主要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它的一个叫T1R1的基因“失活”,尝不出肉的鲜味了。而且大熊猫主要栖息的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里,竹子四季常绿,产量高,很容易取食,在同区域竞食的动物也很少。基因测序还发现,大熊猫体内并没有适于消化竹纤维的相关基因,吃进肚子的竹纤维只能靠肠道菌群消化。在极端饥饿状况下,大熊猫也不排斥吃动物性食物,比如猪骨、牛排,甚至还会捕捉一些活体动物,比如竹鼠。

(1)从大熊猫的形态结构判断,大熊猫属于(  )
A.两栖动物B.爬行动物C.哺乳动物D.节肢动物
(2)证明大熊猫是“熊”不是“猫”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外貌更像熊B.体型比猫大C.不喜食竹鼠D.基因组测序
(3)下列保护大熊猫的各项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建立法律与法规B.建立自然保护区
C.移入动物园饲养D.人工繁育大熊猫
(4)下列有关大熊猫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神经元细胞核中有42个DNAB.大熊猫的皮肤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
C.大熊猫的生殖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D.大熊猫的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5)下列有关大熊猫食性改变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竹子营养丰富比肉类更健康,且容易取食,竞争者少
B.大熊猫的消化道很短,没有盲肠,更适合消化竹纤维
C.大熊猫的T1R1基因“失活”,使其无法感觉肉的鲜味
D.基因测序发现,大熊猫能在肠道内产生消化竹纤维的酶
2022-06-22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7.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
10 . 怀化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域内森林、沼泽、湖泊、河流交错分布。境内拥有沅陵借母溪、通道玉带河等众多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白鹳、中华小鲵、大鲵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银杏等。
(1)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_________的多样性。
(2)中华小鲵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上亿年,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中华小鲵与大鲵都是两栖动物,它们的成体用________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通道玉带河等众多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有“_________”之称。乐乐同学在通道玉带河湿地公园看到鸳鸯在水面成双成对游水嬉戏,据此推测,鸳鸯的足应具备下列哪种形态特征:_______________

A.B.C.D.

(4)作为一名中学生的你,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当怎样做?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2-06-21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巩固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