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进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
科学家在观察研究某小岛上一种啄木鸟的进化特点时,发现这种啄木鸟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昆虫。他们测量了这种啄木鸟喙的长度以及这种昆虫在树干中分布的深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二)。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啄木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它和我们常见的麻雀、喜鹊等都属于鸟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_等。
(2)大量化石证据表明,现代的鸟类和②______都起源于远古时期的①______
(3)根据科学家在该小岛上的研究结果(如图二)可知,这种啄木鸟喙的长度多数为______cm左右,昆虫在树于中分布的深度多数在______cm左右。啄木鸟喙长短的差异,昆虫在树干上钻洞深度的不同,这都源于生物的______。一部分昆虫钻洞的深度大于啄木鸟喙的长度,保证了总有昆虫能够幸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______给后代。
(4)啄木鸟的喙有长的、短的和长短适中的,在坚硬的树干以及树洞中昆虫的共同选择下,其中______喙更占优势。啄木鸟与树洞中的昆虫通过长期激烈的_____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
(5)啄木鸟具有适于凿树洞的坚硬锋利的喙、能伸缩且尖端带勾的长舌等特征,这表明其形态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这些都是______的结果。请你再举出一个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例如:长颈鹿的长颈适合吃到高处的树叶):______
2 . 资料分析:虎年说虎
2022年是中国农历虎年。在中国人眼里,虎具有“王者”风范,是“祥瑞”的象征。现在请把目光聚焦于我们的“王者”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2021年10月,在联合国昆明生物多样性大会期间,我国政府确立了首批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名列其中,主要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等。该公园地处亚洲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的中心地带,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俄罗斯、朝鲜毗邻,生存着我国境内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种群。

东北虎

由于人类的大肆猎捕,以及乱砍滥伐导致其栖息地缩减和碎片化,野生东北虎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动物之一。幼虎成长十分艰难,通常雖虎一胎繁育了只幼虎,只有1只能成功长大。东北虎主要捕食野猪(杂食性动物),以及梅花鹿、狍子等大型植食性动物,偶尔也会捕食松鸡等小型动物。对其猎物的乱捕乱猎,也是导致东北虎濒危的重要原因。

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是______,其中影响东北虎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等。东北虎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其参与的食物链有______等。
(2)东北虎属于______,依据之一是______
(3)虎的毛色一般为黄色,带有黑色条纹。曾有人发现一只罕见的雄性孟加拉白虎,让其后代之间进行的一次近亲繁殖如图,据此推测,隐性性状是______。你认为留住白虎这一稀有类型有什么意义?______

(4)人常说“照猫画虎”,但从图可以看出,与虎亲缘关系最近的不是猫,而是______。猫科动物如此多姿多彩,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这是______的结果。

(5)研究发现,用山羊奶人工喂养的幼虎与虎母乳喂养的幼虎相比,肠道中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多,这对保护东北虎有什么启示?______。除了这一点,以及建立国家公园,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东北虎?______
2022-06-24更新 | 82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阳泉市、长治市中生物真题题
3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仲夏时节,鸭跖草花争相开放。花中最特别的是3种形态各异的雄蕊——S型、M型、L型(如图),这在植物学上称为“异型雄蕊”。具有“异型雄蕊”的鸭跖草不产生花蜜,其依靠3种雄蕊分工协作,同样出色地完成了传粉任务。那么这3种雄蕊各有什么功能呢?

其中S型雄蕊像3只硕大艳丽的“黄蝴蝶”,它们产生的花粉少,活性也很弱。但在昆虫们眼里,这3只“黄蝴蝶”不仅外形“迷人”,它们的花粉口感和营养也一样棒,是鸭跖草送给访花昆虫的酬金。
花中长长的L型雄蕊,用暗淡的花药颜色告诉访花昆虫:这可不是吃的。L型雄蕊专门生产有活性的花粉,直接参与鸭跖草的传宗接代。当访花昆虫被S型雄蕊吸引而埋头大吃时,身体上就会沾满L型雄蕊的花粉。当它们飞到下一朵花上继续进餐时,携带的花粉就可能落在柱头上,为鸭跖草完成传粉。这让不同花的基因有机会交流,也使得后代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鸭跖草的花清晨开放,中午凋落。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柱头上未能接受到花粉,赶在花凋落前,鸭跖草就会启动备用方案——花中雌蕊卷曲,使柱头与M型雄蕊的花药接触,花粉直接粘在柱头上,完成传粉。
在鸭跖草世代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雄蕊的分工协作有效提高了传粉的效率,这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利于种群繁衍的生存策略。
(1)据文中信息可知,鸭跖草的雄蕊有三种形态,分工也各不相同。
①S型雄蕊依靠______的特点来吸引昆虫。
②L型雄蕊中的花粉多被昆虫携带,实现不同鸭跖草间的传粉,有利于后代产生更多的______类型。
③M型雄蕊主要进行______传粉。
(2)3种雄蕊的分工协作保证了鸭跖草能顺利完成传粉。传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不断伸长,当伸入到子房中的______内部时,释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最终受精卵会发育成______
(3)结合本文的介绍,鸭跖草在种群繁衍过程中体现的生存策略有______
a.多种传粉方式相互补充,确保种群繁衍
b.不产生花蜜,对访花昆虫不提供任何报酬
c.S型雄蕊花粉量少活性低,避免花粉浪费
d.L型花药颜色暗淡,保护花粉不被采食
(4)鸭跖草世代繁衍生息中保留下来的生存策略,是进化过程中长期______的结果。
2022-06-01更新 | 54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真题变式题16-20
4 . 地球上从出现原始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如图所示,图1是复原的郑氏始孔子鸟形态图,图2及表格为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猴子

乌龟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

1

12

13

15

21

35

44

(1)美国学者米勒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他的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______。最终这些物质汇集到______中,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2)图1是生活在距今约1.31亿年前的郑氏始孔子鸟,没有人亲眼见过这种动物,科学家是通过______这个重要证据来研究它的。郑氏始孔子鸟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由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______进化而来的。
(3)如图2表格中的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据此分析表格中的物种与人亲缘关系最近是______。对生物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历程,得到图2的进化分枝图,图中的①是表格中的______
(4)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这一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大量的后代为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进行______,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够______环境,生存下来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达加斯加有一种彗星兰,从花的开口到底部是一条长达29.2厘米的细管,只有距底部3.8厘米处才有花蜜。达尔文大胆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种蛾,它们的喙能够伸到25﹣28厘米长!”41年后,达尔文预测的这种蛾终于在马达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种长着25厘米长的喙、像小鸟一般大小的大型天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长喙天蛾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喙天蛾不能将长喙性状遗传给它的后代
C.天蛾不断尝试从彗星兰花中吸蜜导致喙变长
D.只要到了马达加斯加,任何天蛾的喙都会变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