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积极响应号召。

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一   近年来,“大胃王”式吃播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堆成小山的炸鸡,用水桶盛满的奶茶,一个人吃下十几碗面条……其实主播根本吃不了镜头里那些堆积如山的美食,为了利益,他们会选择吃完后催吐,或做出吃起来的样子,后期再将视频剪辑加工。这既造成了食物浪费,也不利身体健康。这种行为遭到了网民的谴责。


(1)结合材料一以及相关知识,材料中的主播为什么会遭到网民的谴责?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条文选摘

第二十二条……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第三十条……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据材料二推断,材料中主播的行为可能会面临怎样的结果?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3)结合材料二回答,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哪些部门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得出一个结论。
2022-09-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围桌而坐、举箸共食、互相夹菜,是中国人喜爱并推崇的饮食习惯,也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交融。千百年来,筷子不仅是中国人的饮食工具,更是一种中国表达,一份文化传承。传承也应与时俱进,顺应现代健康卫生理念。历史证明,每一次疫情暴发之后,都会带来文明新举措和新形态,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习俗的进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类的危机和挑战,餐馆、家庭用餐提倡公筷公勺;单位食堂尽量做到分时取餐、分时就餐、分散就餐。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年轻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老人不理解”是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主要阻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市民认为使用公筷公勺太麻烦,有的则“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一些小型餐饮企业负责人透露,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提倡公筷公勺,但多数是“凑凑热 闹”“赶个时髦”——倡议书一贴,宣传单一发,广告招牌一写,“面子”上配合配合相关部门,至于“里子”上到底执行多少“既不好说,也说不清”。


(1)结合材料,简述在我国推行公筷分餐制的意义。
(2)推动使用公筷公勺在“里子”上认真执行,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拟开展倡导使用公筷的文明行动,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字数在16字以内,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2022-09-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九年级初中毕业班诊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随着信息化普及,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某校七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几则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和他们一起参加下列探究活动。
【守护生命】

学校因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初中生小桐不能够自主学习,白天黑夜上网打游戏,甚至连着几顿不吃饭,结果昏倒在电脑前面。幸好被家长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1)以小桐为鉴,我们应该怎样守护生命?
【学会学习】

互联网普及是对学习的一场革命,但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和平台,学习成效仍取决于我们是否“学会学习”。许多调查发现,如果不会学习,很容易沉溺网络,甚至影响学习。


(2)学会学习需要哪些策略?请列举三条。
【网络交往】

在说到学习这件事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学习是一个人的事”,但是互联网时代,把人链接在一起。屏幕的另一端有群“云同桌”一起学习。这也引起了家长对“Study with me”的担忧。


(3)互联网拓展了交往圈,在与网友共同学习、相互交往的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22-07-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阅读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介绍,冬奥会的每项设计都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如冬奥会火种灯创意源自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奖牌设计灵源于古代同心圆玉璧,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寓意。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冬奥会设计团队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全面展开,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和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的新技术,实现碳排量接近于零,能效提升30%﹣40%。


(2)材料中的成果得益于我国哪方面能力的增强?
(3)国家速滑馆的做法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是什么?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我们申办北京冬奥会,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4)为实现材料中目标,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做?
2022-04-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庚子春寒,新冠猖狂,肆虐荆楚,席卷全球。


【指示】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岗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1)联系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警示】

全国人民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然而,一些网民自以为有言论自由,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在网络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甚至制造传播谣言,扰乱治安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125日,重庆警方对王某某、刘某、王某3人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给予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2)阅读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法律警示?
【防护】
(3)3月29日,云南瑞丽再次发生本地疫情,提醒我们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个人防护也不能松懈。对此,你会采取哪些自我防护措施?
2022-04-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七中学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时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民健康状况日益改善。然而青少年近视问题却愈演愈烈,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接近40%、中学生已经超50%。有人感慨地说,青少年近视是卫生问题,更是教育问题。

2021年5月11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期待家庭、学校等各方面联合行动起来,共同引导青少年爱眼护眼、防控近视。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教育部等部门为什么高度重视开展“光明行动”?(两个方面即可)
(2)防控近视的主体是青少年。请你就青少年学生如何与近视“say no”支招。(两点即可)
2022-04-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他们舍家为国、夜以继日,为守护生命而努力,为挽救生命而拼搏。不惜代价,只为人民安康!不计得失,只为山河无恙!



(1)说一说逆行者、坚守者们为承担责任、守护生命付出了哪些代价?
(2)防疫期间,作为学生我们应怎么做?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2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的包括: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


(1)“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伟大在于什么?
(2)快递员汪勇的行为启示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怎样的情怀?
(3)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两个方面?
(4)向自强不息的张定宇医生学习,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怎样做?
(5)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022-01-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问生命 绽放生命之花】

关于生命的拷问,亘古至今。古有云:“水火无生,草木无知,禽兽无义,唯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有人认为,不同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生命无法替代;“生命如白驹之过隙”;生命没有“回程票”……


(1)紧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该怎样认知生命?
【抗击疫情 感到暖心之举】

素材一   为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中国政府采取了全方位的政府和社会总动员,形成了对疫情控制的政府、企业、社会积极应对的有力措施。

素材二   疫情面前,多数市民响应国家号召,在家里积极锻炼身体,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充足的睡眠,“呆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

素材三   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再次奋战在最前线,他实地研判疫情,带领团队攻关,他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

素材四 为抢救伤员,先后有1700多名医务工作者感染,有刘智明、李文亮等7位医生以身殉职,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


(2)请运用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相关知识,结合以上素材,谈谈我们“感动”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23 日,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华园社区服务中心等联合开展了“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一同走进金华园社区服务中心广场,为广大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科普宣传活动。


请你就“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科普宣传活动的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1-12-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长顺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