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硝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00mL某混合酸中,c(HNO3)为0.4mol/L,c(H2SO4)为0.2mol/L。向其中加入2.56g铜粉,待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气体是NO、SO2混合气体
B.反应后铜有剩余,加盐酸,铜会溶解
C.反应中转移0.6mol电子
D.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
2023-12-20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单元测试
2 .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氮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转化为NO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标准状况下,3.36L物质B与水完全反应,电子转移0.1mol
C.物质C的浓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生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 .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1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⑥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一定被还原为NO2
B.②中溶液存在:2c(Cu2)+c(H)=c()+c(OH-)
C.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常温下,Cu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D.③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8H=3Cu2+2NO↑+4H2O
4 .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2H2O
B.过程III反应速率比过程I快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致使速率加快
C.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即使再抽入空气,金属铜屑也不继续溶解
D.②振荡时,针管内可能会发生的反应有4NO2+O2+2H2O=4HNO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的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并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
B.X的氢化物是分子晶体,因其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该晶体更稳定
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
D.X氢化物的水溶液与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不能相互反应
2021-03-06更新 | 871次组卷 | 3卷引用:本册综合检测(B)-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同步单元AB卷(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6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2020-04-02更新 | 4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第1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
7 . 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C.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6L3mol/LHNO3溶液
D.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5.5L2mol/LHF溶液
2020-03-31更新 | 395次组卷 | 4卷引用:鲁科版(新)必修第二册第一章检测题
11-12高二·江苏·单元测试
8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溶液中溶质最终为硫酸亚铁
B.原溶液中硫酸浓度为2.5 mol·L1
C.原混合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图中,OA段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氮,BC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9 . 将2.56gCu和200mL某浓度的浓HNO3混合,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生成的NO2与NO的体积比为7 : 3
B.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4NA
C.该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13mol
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c(NO3-) = 0.4 mol·L-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