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转化为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请回答: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转化为,装置如图。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_______
②反应Ⅲ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投料浓度均为,平衡常数,则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③用氨水吸收,得到氨水和甲酸铵的混合溶液,时该混合溶液的_______。[已知:时,电离常数]
(3)为提高效率,该研究小组参考文献优化热化学方法,在如图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催化剂M的(有机溶剂)溶液,在溶液中反应制备,反应过程中保持的压强不变,总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反应机理如下列三个基元反应,各反应的活化能(不考虑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
                 
V:                      
VI:            

①催化剂M足量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v与的压强无关               B.v与溶液中溶解的浓度无关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               D.在溶液中加入,可提高转化率
②实验测得:下,v随催化剂M浓度c变化如图。时,v随c增大而增大:时,v不再显著增大。请解释原因_______

2024-02-02更新 | 2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化学(1月)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环保制氢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热电循环制氢”经过溶解、电解、热水解和热分解4个步骤,其过程如图所示。

①电解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阳极区为酸性溶液,阴极区为盐酸,电解过程中转化为。电解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为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电解后,经热水解和热分解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在热水解和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铁粉与吸收制得的溶液反应,生成再经生物柴油副产品转化为Fe。
①实验中发现,在时,密闭容器中溶液与铁粉反应,反应初期有生成并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随着反应进行,迅速转化为活性,活性转化为的催化剂,其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的反应步骤Ⅰ可描述为_______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Fe的转化率、的产率随变化如题图所示。的产率随增加而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3)从物质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优点是_______
2022-07-21更新 | 960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3 .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捕获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其中CH4与CO2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CH4(g)+CO2(g)2CO(g)+2H2(g)       △H1
b.CO2(g)+H2(g)CO(g)+H2O(g)       △H2
c.CH4(g)C(s)+2H2(g)       △H3
d.2CO(g)CO2(g)+C(s)       △H4
e.CO(g)+H2(g)H2O(g)+C(s)       △H5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a的△H1=____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2)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增大CO2与CH4的浓度,反应a、b、c的正反应速率都增加
B.移去部分C(s),反应c、d、e的平衡均向右移动
C.加入反应a的催化剂,可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a~e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3)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的CO2,溶于水中的CO2会进一步和水反应,发生电离:
①CO2(g)CO2(aq)
②CO2(aq)+H2O(l)H+(aq)+(aq)
25°C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溶液中CO2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成正比(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比例系数为ymol·L-1kPa-1,当大气压强为pkPa,大气中CO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时,溶液中H+浓度为_______mol·L-1(写出表达式,考虑水的电离,忽略的电离)。
(4)105°C时,将足量的某碳酸氢盐(MHCO3)固体置于真空恒容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2MHCO3(s)M2CO3(s)+H2O(g)+CO2(g)。上述反应达平衡时体系的总压为46kPa.保持温度不变,开始时在体系中先通入一定量的CO2(g),再加入足量MHCO3(s),欲使平衡时体系中水蒸气的分压小于5kPa,CO2(g)的初始压强应大于_______kPa。
(5)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c()=2:1,溶液pH=_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6)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与CaCO3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2O4·H2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
2022-06-25更新 | 99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镁与铵盐溶液的反应,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溶液种类10.50.1
0.480.480.480.48
V(溶液)100100100100
实验现象有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有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有气体产生,并产生白色沉淀几乎看不到现象
6h时43325534712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为
B.由实验①、③可得,溶液中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由实验①、②可得,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对产生的速率有影响
D.由实验①~④可得,溶液的越小,产生的速率越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 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写化学式)。
(2)如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溶液的pH;
假设二:____
假设三: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补充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________
2020-03-04更新 | 5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双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进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将5.4g的铝片投入500 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下图为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1)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a → b段产生H2加快可能是表面的氧化膜逐渐溶解,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b → c段产生H2较快可能是该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
③c以后,产生H2速率逐渐下降可能是铝片趋于消耗完全
(2)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 mL 1 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 mL 0.5 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①盐酸中c(H+)的浓度更大
②Cl-有催化作用
③SO42-有催化作用
④SO42-有阻化作用(使反应变慢)
⑤Al3+有催化作用
(3)要加快铝与硫酸溶液制H2的反应速率,小组成员提出一系列方案,比如:①加入某种催化剂;②加入蒸馏水;③将铝片换成铝粉;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 mol/L;⑤________;⑥____。以上方案不合理的有_____;请你再补充两种合理方案,填入空白⑤⑥处。
2016-12-09更新 | 13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