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6 道试题
1 . 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恒容下通入CO2 ④恒容下充入N2 ⑤恒压下充入N2,上述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③D.①②④
2023-06-27更新 | 458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3-2014山东省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2 . 用纳米Fe/Ni复合材料能去除污染水体的,Ni不参与反应。离子在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吸附后发生反应,活性位点被其他附着物占据会导致速率减慢(无法占据活性位点)。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酸性环境中,纳米Fe/Ni去除NO分两步,将步骤ii补充完整:_______
i. +Fe+2H+=+Fe2++H2O
ii.______+______+H+=Fe2++______+______
(2)初始pH=2.0的废液反应15min后,出现大量白色絮状物,过滤后很快变成红褐色,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整个变化过程的原因______
(3)水体初始pH会影响反应速率,不同pH的硝酸盐溶液与纳米Fe/Ni反应时,溶液中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注:为初始时NO的浓度。)
   
①为达到最高去除率,应调水体的初始pH=______
②t<10min,pH=2.0的溶液反应速率最快,t>15min,其反应速率迅速降低,原因分别是______
(4)总氮量指溶液中自由移动的所有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纳米Fe/Ni处理某浓度硝酸盐溶液时,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40min时总氮量较初始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利用电解无害化处理水体中的NO,最终生成N2逸出。其装置及转化图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mol•L-1盐酸和0.1mol•L-1硫酸分别与2mol•L-1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速率相同
B.相同质量的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与0.1mol•L-1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C.Mg、Al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0.1mol•L-1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D.0.1mol•L-1HCl和0.1mol•L-1HNO3分别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块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2023-01-31更新 | 983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高级中学(贺州市第五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对于10mL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改用10mL3mol/L盐酸B.改用30mL1mol/L醋酸
C.改用10mL1mol/L硫酸D.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
2022-09-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_______)
2022-07-09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二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章末基础排查(二)
6 . 某化学小组欲测定KClO3溶液与NaHSO3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试剂为10mL0.1mol/LKClO3溶液和10mL0.3mol/L NaHSO3溶液,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已知:ClO+3HSO=Cl-+3SO+3H+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l-)=____mol/(L·min)。
(2)某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12min后逐渐变慢(12min后图略)。
i.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进一步通过测定c(Cl-)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探究速率先增大的原因,具体如表所示。
方案假设实验操作
I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向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KClO3溶液和10mL0.3mol/LNaHSO3溶液,_____
II____取10mL0.1mol/L KClO3溶液加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再加入10mL0.3mol/LNaHSO3溶液
III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分别向2只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KClO3溶液;向烧杯①中加入1mL水,向烧杯②中加入1mL0.2mol/L盐酸;再分别向2只烧杯中加入10mL0.3mol/LNaHSO3溶液
①补全方案I中的实验操作:____
②方案II中的假设为____
③除I、II、III中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
④在已知方案I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某同学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思考,认为方案III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请进行改进:____
ii.12min后,化学反应速率变慢的原因是_____
7 . 在不同条件下,用氧化一定浓度FeCl2溶液的过程中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0~6h内,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B.由曲线②和③可知,pH越大,的氧化速率越快
C.由曲线①和③可知,温度越高,的氧化速率越快
D.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2-06-09更新 | 980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的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无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熔点为156°C,沸点389.9°C,热稳定性差。一种超声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乙醚的沸点为35°C;青蒿素在95%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

(3)操作II应选的合理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青蒿素粗品在_______(仪器名称)中。
(4)操作III的步骤是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操作III中若温度过高,会降低青蒿素的产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022-05-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小组欲测定酸性条件下KClO3溶液与NaHSO3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所用的试剂为10mL0.1mol·L-1KClO3溶液和10mL0.3mol·L-1NaHSO3溶液,所得c(Cl-)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l-)=_______mol·L-1·min-1
(2)反应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ⅰ.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影响因素:
已知:+3=Cl-+3+3H
方案假设具体实验操作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向烧杯中依次加入10mL0.1mol/LKClO3溶液和10mL0.3mol/LNaHSO3溶液,______
反应产物Cl-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取10mL0.1moL/LKClO3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______固体(填化学式),再加入10mL0.3mol/LNaHSO3溶液
反应中溶液酸性增强,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分别向2个烧杯中加入10mL0.1mol/LKClO3溶液,烧杯①中加入1mL水,烧杯②中加入1mL0.2mol/L盐酸,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10mL0.3mol/LNaHSO3溶液
问题与思考:
①方案Ⅲ烧杯①中加入1mL水的作用是_______
②在证明方案Ⅰ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从控制变量角度思考,方案Ⅲ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改进措施为_______
③除方案Ⅰ、Ⅱ、Ⅲ外,请再提出一个可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假设:_______
ⅱ.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10 . 将浓度均为0.01mol/L的、KI、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为。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为,反应B为……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试剂X,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用量/mL
实验序号
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
实验Ⅱ5 4 8 3 0
实验Ⅲ5 2 x y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min,实验Ⅲ是40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用量/mL
实验序号
溶液溶液溶液KI溶液(含淀粉)
实验Ⅳ4493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2022-01-08更新 | 1901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