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胡克是英国近代早期神学家,他认为英格兰必须形成一个由国王领导的统一教会。他直面清教徒与天主教徒的挑战,指出只有在国王的领导之下,英国教会的制度才能得到捍卫,英国作为一个信仰共同体的团结和统一才能维系下去。这些言论(     
A.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B.有利于王权机制的有序运转
C.体现对近代国家体制的渴求D.基于人文主义的宗教改革观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41年,加尔文把日内瓦的政府和宗教都完全置于他的控制之下,日内瓦变成了一个神权国家,他严格控制公民生活,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跳舞、打牌、上剧场、在安息日工作或游戏,都被看成恶魔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禁止。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导致人文主义衰落B.资本主义早期原始积累需求
C.加尔文进一步发展因行称义D.诸侯有决定臣民信仰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教创造了一种新的伦理,虽然不要求贫苦,却不容许为了追求财富而走向骄奢的歧途;虽然不要求独身,却把婚姻完全视为合理养育后代的制度。有人将这一精神概括为"你认为你已经逃出了寺院,然而所有人都成了终身僧侣"。这说明宗教改革(     
A.强化了信徒的顺从意识B.导致了社会的道德沦丧
C.否定了人们的宗教信仰D.蕴含着现实的功利追求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仿真演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527年,马丁·路德在埃斯莱本建立了高等拉丁学校。二十年后,德国出现了六十所新教城市学校,这些学校的课程包括德语学习和“世俗话题”的教学,例如有关家禽养殖、个人卫生、婚姻、剧院等教学课,不再是神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些城市学校(     
A.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求
C.摆脱了教会神学的思想控制D.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024-05-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1世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诺曼王朝,诺曼王朝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和法语。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在英国官方文件中出现。15世纪,英格兰本土民众、官方以及文化教育部门基本使用英语。英国官方语言的变迁体现了(     
A.英国的君主权力达到顶峰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英国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D.英国民族意识的逐步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 “路德的宗教改革确实建立了新的信条,此后,德意志不少诸侯自任教会首领,集本邦的政教大权于一身,并结成新教联盟,开始了争夺霸权的战争。各诸侯国依靠市民阶级的力量、争取建立近代君主专制国家的努力,并不是历史的倒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路德的宗教改革推动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构建
②“新教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解散
③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结束了“争夺霸权的战争”
④“新的信条”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及建立廉俭教会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加尔文主张每个人都要以勤勉的态度努力完成上帝赐给他们的天职,用做好本职工作的办法来实现对上帝的赞美,一方面,事业的成功是基督徒的行为证明;另一方面,又需要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保持自我奋斗、节俭有度的理性生活。由此可知,加尔文的主张(     
A.完善了因信称义的思想理论B.受启蒙运动精神内核的影响
C.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开始D.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开始对教会进行改革。1534议会颁布《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处理教会一切事务,改革打破了罗马教廷对英国的控制。这场宗教改革(     
A.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B.有利于加强王权,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导致了英国政治体制改革
2024-05-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玉林市高三下学期5月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9 . 14-17世纪,但丁用意大利方言写成了《神曲》,路德用德文翻译了《圣经》,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格兰最后一部用拉丁语出版的主要著作……拉丁语在欧洲的使用范围不断缩小。上述现象(     
A.完善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B.瓦解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C.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D.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民族语言时,把“神召”一词译为“职业”“天职”,从而使原来的“神的召唤”含有了对世俗日常行为的肯定评价。要求每个市镇都应设立一般的国民学校,开设阅读、书写、体格训练、唱歌及宗教等科目,并授以职业或家政的实习教导。马丁·路德的这一思想说明(     
A.世俗生活与宗教信仰严重的对立B.新教伦理成为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
C.人文主义的影响扩展至社会层面D.西欧基督教会的精神垄断已被打破
2024-05-23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