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略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先驱路德认为,应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他还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这些主张(     
A.催生了独立自治的新教B.背离了资产阶级的诉求
C.旨在揭露赎罪券的虚伪D.易争取世俗王权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宗教改革过程中,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教皇不准其离婚而决定将英国教会从罗马天主教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英国国教会,自己则成为教会的最高领袖。据此可知,亨利八世创立英国国教会的直接原因是(     
A.王权受到约束B.新教发展受阻C.天主教会腐朽D.国家主权缺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促使其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B.说明教会对人的思想束缚被打破
C.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D.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问题上,教皇和教会无权强迫别人接受其观点,人们完全能够独立地、自由地决定自己对圣经和宗教的信仰。这一主张(     
A.推动了民族国家发展B.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促进了宗教信仰自由D.确立了圣经的至高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质疑了赎罪券的功效,提出教皇没有免除人的罪恶的权力,因此赎罪券可以免罪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主张(     
A.得益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实现欧洲社会转型
C.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束缚D.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2024-05-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会将马丁·路德描绘成拥有七个脑袋的人,这种形象源于《启示录》里十角七头的野兽。作者想借此(     
A.讽刺路德的思想混乱B.抨击教会的贪污腐败
C.说明路德代表各阶级D.推动欧洲的宗教改革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马克思在评论某欧洲事件时说:“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该事件(     
A.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B.解放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
C.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9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这说明马丁.路德的主张(     
A.否定了基督在救赎中的作用B.瓦解了广大民众的宗教信仰
C.肯定了个人悔改对救赎影响D.推动了宗教信仰人性化发展
2024-05-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攻击始于神学观点上的争论:关于“赎罪券”、关于教会的仪式、关于教士作为信徒与上帝中间人的角色,以及关于教皇约束教士的权力等。同时,因为天主教会一直是中世纪社会的核心机构,讨论宗教问题也就不得不涉及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由此可推知,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精神产生B.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
C.导致了天主教会衰亡D.冲击了传统封建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