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指出,各民族基于自然资源的优势而展开的对外贸易使所有的资本便可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亚当·斯密强调的是(     
A.贸易全球化及世界市场的形成B.重商主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
C.国家应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D.对外贸易能增益各民族的福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7-18世纪,启蒙成了法国思想界的主旋律,各个领域的思想斗争都是围绕启蒙而展开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政治主张,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最终目标是(       
A.彻底改造封建社会B.否定宗教神学地位
C.实现人的精神解放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世纪后半期,法国逐渐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家庭教育理念,大多数家庭都会给孩子准备单独的卧室,否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管束,法国议会甚至还建立相关机构来听取父母和孩子之间所出现的争议。这缘于(       
A.法国经济的迅猛发展B.启蒙思想影响的深入
C.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D.专制思想影响的消除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波普尔认为,“人类历史的行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由于“我们不可能用理性的或科学的方法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未来发展。……我们不可能预见人类历史的进程”。以下能反映作者主旨的是(     
A.历史的发展不存在客观的规律B.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C.理性无法预测知识增长的状况D.存在为历史预测提供依据的科学理论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评价卢梭时说:“启蒙的‘理性明灯’照射着外部世界,并将驱散各处的黑暗,但不驱散自身的黑暗。对自己来说,它仍然是暗昧的。而卢梭则把这样的亮光投射到‘理性的黑暗’。”该学者意在说明卢梭(     
A.描绘了资产阶级的终极理想B.完善和发展了启蒙思想
C.主张以自我意识为判断标准D.否定了理性主义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1599年的《航海全书》全面阐述中国科举制度。1657年的《英雄的美德》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宣传孔子哲人形象。到18世纪的《世界公民》称赞中国有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中国热的出现(     
A.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复兴B.适应了欧洲社会变革需要
C.推动了西学东渐的发展D.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世纪法国出版的《百科全书》的知识系统里,出现了一些新科学,神学与宗教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生产和研究、技术和科学有了同样重要的地位,文艺有了独立的活动天地。这(     
A.缘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C.推动文艺复兴发生转型D.有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卢梭在《政治学残篇》中写道:“因为所有的公民权利都建立在财产权之上,所以一旦财产权被废除,任何其他权利都将不复存在。正义也就只会是一个幻想,政府只会是一种暴政,而公共权威也不会有任何合法基础:除非被强力所迫,否则没有人会承认它。”由此可见,卢梭意在(     
A.揭示阶级压迫的经济根源B.维护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
C.强调私有财产权的基础性D.规范阶级社会的公共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说:“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在这里,他意在强调(     
A.社会契约理论的合理性B.商业社会排斥政府和家庭
C.市场交换行为的重要性D.个体力量远大于社会力量
10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主张提升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人类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以民众世俗力量反对神权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