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如表是关于1897年欧俄地区(俄罗斯欧洲地区)每一千名男性所对应的女性人数情况,(单位:人),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地区20—29岁30—39岁
农村11871074
城市654868
总计10651046
A.工业革命使大量女性走上工人岗位B.工业发展使得城市男性劳动力增加
C.当时欧俄地区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D.工业革命带来欧俄城市化进程加快
2023-10-26更新 | 34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暨玉林市一模)2024届三10月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2 . 政府作用

材料一   1602年,荷兰大商人集股组建东印度公司。荷兰议会授权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的广阔区域内享有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议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公司先后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好望角、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股份公司,拥有150艘商船、40艘战舰、50000名员工、10000名雇佣兵,股息高达40

——摘编自成耆仁《寻根:荷兰东印度公司与陶瓷丝路纪行》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大事记(局部)

时间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1872李鸿章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提出该局“官督商办”,以“渐收
利权”
18763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获7艘海轮、9艘江轮,运输航线得到扩充
187612
与英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签订第一次等价合同,赢利158万两。
1882依靠英国伯明翰矿务公司的技术,投资创办开平煤矿。
1896投资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

——据李慰《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晚清四十年》整理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工业化与西欧有很明显的不同,其发展的动机是政治和军事,驱动力的来源不是源于企业而是政府。

进入二十世纪,列宁和他的支持者,不得不为保卫政权抵御敌人进行了快速的国有化进程。1921年,列宁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的倾向,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经济手段相反的政策。随后,斯大林及联共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苏联资源与劳动力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外部世界的人们怀着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特点。
(2)关于俄罗斯的工业化,有观点认为“自上而下”是其实现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重要手段。以“国家与工业化“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
2022-07-29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2022届高三保温模拟历史试题
3 .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拉货车正在接受过境检查

   

——以上漫画均出自《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任选以上一幅漫画,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解读。(要求:围绕漫画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02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其“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后来,有学者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据此,下列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时代变迁与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评价B.现代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C.对历史人物评价必须坚持道德标准D.时代愈近则历史评价愈客观公正
2023-05-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受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并且为打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垄断,英国枢密院便示意伦敦商人筹备创办东印度公司。后凭借其自身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的商馆、工厂和仓库,进行着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业贸易。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这标志着该公司不仅要在印度扩大贸易和追求商业特权,创造条件,争取建立殖民地已经成为与追求商业扩展平行的目标。1698年的政府颁布关于东印度公司转变时期的特许状第10条规定:根据需要,东印度公司有权在东印度任何要塞、工厂和种植园等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有权提名和任命各地的行政官员。1773年,工业革命已经迅速地开展起来,英国颁布对该公司的调整法,其中第7条规定:为了更好地管理在印度的领地,(英国政府)将孟加拉省督升级为总督,对公司董事会负责,拥有对整个英属印度的全部管理权力,被授予包括宣战和签署和平条约的权力。

——摘编自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以对特许状的解读为基础》

材料二   1873年,岩崎弥太郎利用自己多年负责土佐藩藩营商会的有利条件,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原属于土佐藩所有、多人合伙承包的“三川商会”的全部财产,创建了私有的三菱商会,主营海运业。在明治前期,为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并且在短短的10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与日本选择“已无力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特别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时期,三菱公司充分利用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借助国家力量,将军需生产膨胀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岩崎家族人才辈出,团结亲睦,共同推动三菱财阀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摘编自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起源发展的阶段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三菱财阀创建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日本三菱财阀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共同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漫画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下图“黑船来航”漫画中美国人强烈要求日本开口通商,日本人则予以拒绝,与漫画有关的历史事件的正确解读是(   
A.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刺激日本走上了革故鼎新道路
C.使日本完全沦为美国的殖民地D.促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022-09-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漫画类试题汇编(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明治政府在1871年派出了最有影响力的大臣(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组成庞大的代表团(100多人)到欧西国家考察。他们在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诸方面均有很大的收获,强调发展资本主义要学习英国,建设军事要学习德国,以俄国和德国为日本“文明开化”的基准。下列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学习内容广泛B.注意学习各国之所长
C.注意立足本国国情D.政治上民主共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开始确立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措施及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对俄国经济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09-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1861年俄国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历史事件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国家预算赤字达7.96亿银卢布,超过每年国家赋税收入的2
赫尔岑创办《北极星》《俄罗斯之声》《钟声》,旨在报效“精神上的祖国”,“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
1856沙俄在欧洲的34省播种面积比1852年减少35%,谷物出口只及战前的1/3
1856~1861各种针贬时弊的手抄本、改革方案、地下文学纷纷出台,象征解冻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农民(农奴)“争自由”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18612亚历山大二世批准的《二月十九日法令》,农奴制被废除

——摘编自张广翔《俄国1861年改革新论》

材料二   俄国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实现了农民人身自由,但《1861219日宣言》(沙皇对《二月十九日法令》的解释性说明)为农民描绘的美好景象并未实现。因为改革派主要为皇室成员和改革派贵族官员,他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民,得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沙皇最关心的是继续维护专制制度。法令执行中为地主留下了充分和灵活的解读余地。1861年改革后,农民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他们的独特气质。农民缺乏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所以改革后农民从个人农奴制进入集体农奴制仍符合农民的精神归属。农奴制改革开启的以工业化为先导的发展定向体现出实用主义倾向,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但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沙皇“为农民描绘的美好景象并未实现”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2-01-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亦影响深远。改革是沙皇顺应时代之举,也是平衡国内派别之争后做出的最佳选择。改革《宣言》和《总法令》为改革造势和定调,补充性规约适时,适度地调整了改革方向和程度,力争实现带着土地解放农民的最初设想。然而,农民获得的所谓自由并不能解决土地不足、不沃的窘境,他们最终成为税高赋重的自由人。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材料二   明治维新是幕末民族危亡时期日本社会的权力重组和权威重构。明治新政府内部的近代派与守旧派、近代派中渐进派与激进派之间经过长期权力角逐,逐步实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重置、中央集权体制的组织构建和社会阶级基础的根本再造,加之法律制度上和精神上的权威形塑,确立了以近代天皇制为载体的绝对权威。

——摘编自杨栋梁《权威重构与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作者评价这两场改革的视角。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改革的共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