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两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进程造成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首20世纪,没有人不承认,这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又一个波澜壮阔的百年。……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正是在这100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波及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正是在这100年里,局部战争频发,流血冲突屡见,民族纠纷、大国干涉、宗教仇视以至恐怖活动,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和内容。20世纪的和平得来不易。世界大战的惨烈……对和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此国际社会先后组成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个国际组织,以维护和平为宗旨。它们的活动为人类实践和平的理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人类对美好、和平与友善的追求,就像我们的血液永远是红色的,世代不会改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编者的话》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何不同?人类生存遭遇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抵御和消除这些威胁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为人类实践和平的理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形成决议的表决原则有何不同?
2023-06-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实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由于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材料一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概括消除这一障碍的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萧条”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罗斯福进行的“试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改革的原因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2021-10-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