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画中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右边床上的人依次得了“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该漫画说明(     

A.经济危机使欧洲各国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B.二战初期美国仍受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
C.苏联战场成为了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D.二战以后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冷战对峙
2 . 读如表,表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概况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 . 下图所示为新西兰人大卫·洛绘制的漫画《救救我们的船》,船上的乘员中前排两人为英国政治人物,该漫画反映的是 1935年7月的国际局势,漫画中的“CUT-THROAT ARMS RACE”意为“激烈的军备竞赛”。结合所学,分析此时的国际局势,正确的是(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凡尔赛和约》遭到强烈挑战
C.德军的“海狮计划”计划使英国陷入绝境
D.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后一次努力归于失败
2024-03-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二十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既深且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国家到处都显得怒气冲冲,剑拔弩张。同时,为了有效地达到内部的巩固,好像细菌传染一样,扩张的野心开始到处膨胀。……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民族感情,但却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夺取点什么。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是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会在最后一分钟吓退。……而巴尔干战争的征候则表明,战争的乌云已向欧洲转移。

——摘编自[奥]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回首20世纪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具有导致一再发生世界大战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大战是注定不可避免或不可制止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存在着制止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对于世界大战能否避免的问题,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不可笼统地说能够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一个“临界点”。物极必反,今后人类已经不能再把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手段都投入战争了。

——摘编自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这次大战的性质。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二战的新观点。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军事价值”,并指出二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盟国战胜法西斯轴心国的重要保证以及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2024-03-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原创】备战高考历史日日练3.14——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浙江卷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明的碰撞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只是在最近的五六百年间才逐渐形成。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1)对比上述世界地图,指出人类认识世界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在“世界历史”形成的初期,世界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对以下历史叙述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15世纪,最早开始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和荷兰。
②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并开展罪恶的黑奴贸易。
③16-17世纪,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④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
(3)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文明之间的交往、碰撞始终存在,人类也从未放弃构建良好国际秩序的努力。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提纲。(填写字母)
(一)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导火线:
(2)战争全面爆发
(3)战争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二)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与危机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1920年1月,成立
(3)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扩张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新秩序
(1)1931年,日本制造,发动侵华战争,拉开二战序幕
(2)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落下帷幕。
(3)战争后期,大国召开会议,确立了
(4)1945年成立联合国
A.国际联盟   B.九一八事变   C.雅尔塔体系   D.萨拉热窝事件
(4)在上述世界格局变迁中,请依据示例,再选取一例说明中国在其中的贡献。
【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贡献:中国通过“以工代战”的形式参加战争,支持协约国,投入人力物力,为协约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2024-03-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高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中国军队及装备损失严重,国民政府随即向苏美英法等大国寻求帮助,希望它们能提供各类武器装备,但只有苏联积极表态,许以用贷款方式向中国供应军事物资和人力支持。为确保安全,抗战初期包括运输军事物资和派遣所需人员在内的整个援华行动均是在代号“Z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并由“Z小组”主持与之相关的所有工作。19411944年期间,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特别是苏德战争的爆发,为全力对付西线,保证远东防线不受侵犯,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停止了对华援助,并与日本法西斯划分在华势力范围,这限制了日本,但也给日本加速“南进”提供了条件。这种政策直接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紧张和倒退,间接地加速了美蒋联合的步伐,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摘编自易新涛《1941—1944年苏联对华政策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对华政策发生逆转带来的危害。
2024-03-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历史试题
7 . 约翰·巴思的现代主义小说《牧羊郎加尔斯》中的主人公及其所爱者在回答“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时一律说:“又是,又不是。”由此可见,该文学作品(     
A.突出了故事情节的荒诞B.表达了人们失落的情绪
C.描写了人物矛盾的心理D.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2024-02-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表中,历史材料与结论相符的是(     

材料结论
A20世纪初,欧洲形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数对的军事集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凡尔赛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德国及其盟国向战胜国割地贴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凡尔赛体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C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联合国正式成立
A.AB.BC.CD.D
9 . 下表反映了美国《农业调整法案》实施前后的棉花生产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棉花生产过剩尚未解决B.农民违抗国家减耕政策
C.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合理D.棉花生产效率大幅降低
2024-02-2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10 . 1932年美国一些知识分子和政界要人纷纷表示拥护共产主义,《纽约客》评论主笔埃德蒙·威尔逊极力主张“从共产党人那儿把共产主义拿过来”,明尼苏达州州长奥尔森则宣称招募该州国民警卫队新兵“不接纳任何非共产主义人士”。这表明美国(     
A.社会各界反对罗斯福新政B.精英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怀疑
C.基本实现了消灭贫富差距D.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
2024-02-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