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 (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据材料,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024-03-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唐以后,歙州(安徽)的祁门县“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湖州的长城县(今浙江长兴) “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具有地域差异B.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现象
C.经济重心逐渐开始转移D.传统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以后,陆上设置驿道,贯通全国各地,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全国共设有1639个,接待过往的使者和官吏。主要的驿道有:从长安经太原,往东至幽州,往西可至回纥道;从长安经洛阳,可接渤海道、幽州、扬州;从长安经兰州,接安西入西域道;从长安经成都,可以到南诏;从长安往南经襄阳、长沙,接广州。水路交通方面,各主要河流都可通航,“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大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路线德宗时大运河因藩镇叛乱被阻断,东南漕运不通,引起朝野的极度恐慌。贞元二年(786年),江南漕米运到陕州时,德宗高兴地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韩时勉《关于<唐朝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1919年,孙中山著成《实业计划》,其中交通建设论述最为详细。他说:“苟无铁路,传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孙中山设想十年之内,修筑全国铁路二十万里,组成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同时,把港口建设和铁路建设连在一起,组成以北方、东方、南方三个世界大港为主要布局的水运系统,深浚内陆河流,使水运遍布江河两岸,并使整个水运与铁路系统相配套。

——摘编自张汉静、邢润川《论孙中山交通建设的科学构想》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民航航线只有12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交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步入发展快车道。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2/3;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6.1万公里,稳居世界之首;全国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超过5千条;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位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我国交通基建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21.6.15《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交通建设构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3-12-20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12月月测历史试题
4 . 晚唐诗人姚合在《庄居野行》中写道:“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插花作牙侩, 城市称雄霸。梳头半列肆,笑语皆机诈。 ”诗中情景出现的根源在于(     
A.社会门第观念淡化B.重商主义不断盛行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阶层流动逐渐增强
2023-1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隋唐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公私商船、南北杂货都经过两淮商运枢纽运销四方。两湖的稻米、木材,四川的蜀锦等都沿江东下,集散于江淮,或继续北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手工业的快速发展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C.江淮是全国经济重心D.大运河加强南北沟通
2023-11-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宋人叶适提出,古时“天下之田,无不在官,民未尝得私有之……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唐世”这一土地制度(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B.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C.大大减轻了民众的租税负担D.放松了对农户的人身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宗时期,刘晏担任户部侍郎时,在全国设立“十三巡院”,互报各地盐之盈缺情况,并通知盐商;政府以斗盐10文之成本,卖给盐商110文,盐商得盐去各地售卖时,通行不再抽取盐税,调查各地政府有无向商人抽盐税,亦为巡查院之责。由此可知,巡查院的设立(     
A.强化政府专卖权B.加重人民负担C.有利于平抑盐价D.助长官商勾结
8 . 以诗证史是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下表中的唐诗诗句与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诗句历史现象
A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B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圹头劝君酒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C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农业经济抗灾能力欠缺
D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商业发展突破时间限制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唐玄宗时期新建州县情况。该信息(       

时间

新建

今属

时间

新建

今属

735年

巴川县

四川

741年

尤溪县

福建

736年

汀州

福建

742年

青阳县

安徽

737年

唐城县

湖北

743年

唐年县

湖北

738年

明州

浙江

752年

太平县

安徽

740年

歙州

安徽

754年

浦阳县

浙江

A.是唐代时南方地区经济显著发展的证明B.是唐玄宗为加强边防而采取的有力举措
C.是唐玄宗时期应对藩镇割据局面的措施D.是唐代完善道州县地方行政体制的表现
10 . 643年,唐太宗下诏:“汉、魏以来,或赐牛酒,牛之为用,耕稼所资,多有宰杀,深乖恻隐。其男子年七十以上,量给酒米面。”714年,唐玄宗下诏:“杀牛、马骡等犯者科罪,不得官当,荫赎。公私贱隶犯者,先决杖六十,然后科罪。”这些做法(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D.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