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前期,包括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规定在唐朝统治地区,凡是各都督府治所和4万户以上的州,都可设置市场或市署,上“置市令一人,从六品上”,下“置市丞二人,正

八品上”;“置录事多人”,分别管理坊市的各项事务。

——摘编自《唐律疏议》《唐令拾遗》《唐会要》等

材料二   北宋时期的商业十分繁荣,东京汴梁城更是“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上清楚地发现,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道路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其他的地方大城市,也大体如此。

——摘编自方宝璋《宋代经济管理思想与当代经济管理》

材料三   到了明代中后期,读书人“科考不成”转而“驰骋商场”竟然也变得常见。因此,传统的政策逐渐向“恤商”“通商”转变。明代大开“捐纳”,设立商籍。商人们事实上通过缴纳钱财获得了社会地位,各取所需。

——摘编自曹琳《明代商人商业经营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北宋城市经济管理制度的变化,并归纳这一制度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A.商人积极参与政治B.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2024-04-2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是考古发掘的唐代长沙窑瓷器,这些瓷器上大都带有文字题款,如“陈家美春酒”“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张注子”“赵家注子”等。据此推断当时(       

   

“陈家美春酒”

“郑家小口天下有名”

     “张注子”

     “赵家注子”

A.海外贸易发展繁荣B.民间手工业占据主导
C.南方经济实力增强D.制瓷业具备商业意识
2024-04-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的社会现象(部分)。对此表进行推理解读,正确的是(     
历史人物政令或观点
唐宪宗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唐懿宗但令诸道一任商人兴贩,不得禁止往来。廉州珠池,与人共利。近闻本道禁断,遂绝通商,宜令本州任百姓采取,不得止约
牛希济
(晚唐五代文人)
农人之家,恒苦时弊,工之属也,亦受其役而不受其直,唯贾之利独便于时……所以今之世,士亦为商,农亦为商,商人之利兼四人矣
A.唐朝中后期统治者重视以史为鉴B.商业的价值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C.牛希济的观点更能体现历史真实D.唐代商业政策宽松有史料依据
2024-04-21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高级中学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一)历史试卷
5 .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是汉魏时期在北方广泛使用的一种提水灌溉农具。据记载,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朝廷征集江南水车匠赴京,所成水车,分发畿内诸县令,令依样制造,以广溉种。这一史实反映出当时(     
A.北方稻作农业得到推广B.技术传播仰赖政府推动
C.南方耕作技术发展进步D.南北经济形势发生逆转
2024-04-21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唐代各行业有各自崇拜的保护神。茶业行业的祖师是陆羽,酿酒业的祖师是杜康,制酱业的祖师为蔡伯喈,连官府的茶库、酒库、酱库大门上都贴上他们的画像,镇守官仓。行业保护神的崇奉是为了(     
A.加强行业管理B.严守行业秘密C.规范行业标准D.扩大行业影响
2024-04-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磴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材料二   1996年,在永城侯岭隋唐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和一批唐代遗物。木船为货船,长约25米,分为33个船舱,出土遗物67件。后来陆续征集到了一批隋唐运河故道内出土的遗物,包括定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十几个窑系的瓷器。20077月,商丘市文物局对隋唐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勘探调查工作,探明商丘段全长199.7公里,河床宽约50150米余。

——郑清森《隋唐运河商丘段的历史沿革、考古发现及历史风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切入点拟题,阐明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4-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8 . 据史载,唐代京师织染署下设25个作,其中有织纸之作10个,组绶之作5个,绌线之作4个,练染之作6个。“少府监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匠一万五千人”。这表明唐代(     
A.官府垄断技术和市场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D.工匠流动比较频繁
2024-04-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董子学校、昌黎第一中学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隋唐是封建社会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两代,以高度的凝聚力继承了商周秦汉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以旺盛的消化吸收力融汇了外来文化的新鲜养料,以超越前人的创造造就了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具有世界性的隋唐文化,以空前的拓展力远播异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今天,海外的华人仍自称唐人,以纪念这个金光灿烂的时代。

——摘编自王仁波主编《隋唐文化》

材料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

——摘编自南开大学李喜所《“中华文化圈”的时空解读》

(1)根据材料一,简析隋唐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从医学角度说明隋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结合所学,以材料二的视角阐述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024-04-07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0 . 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 下诏:“贫下之人, 农桑之际。多缺粮种, 咸求倍息,致令贫者日削, 富者岁滋……天下诸州, 每置农桑, 令诸县审责贫户应粮及种子, 据其口粮贷义仓, 致秋熟后, 照数征纳, 庶耕者成业, 啬人知劝。”这说明当时(  )
A.政府限制高利贷以发展农业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C.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D.政府大力推广农桑作物以立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