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隋唐时期户数统计表(据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隋唐时期户数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890多万户
唐太宗贞观初年200多万户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380万户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918万户
A.隋炀帝时期户口数可能有夸大B.唐朝前期社会发展较为稳定
C.天宝年间户数为唐朝人口顶峰D.两税法推动玄宗时户数激增
2 .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

材料三   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013124日人才交流网

材料四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五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


(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中的选官用人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3)从材料四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4)根据材料五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
2023-06-1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考释之趣

小管同学在观看网红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时,看到一名官员与妻子逛街时,挑中了两件玻璃器皿的场景,由此对唐代玻璃器皿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史料探究。


步骤一

小管同学在博物馆中看到以下一些出土的玻璃器皿。


(1)可以从哪些视角对以上的唐朝玻璃器皿进行探究?
示例:从生产工艺技术探究出唐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步骤二
(2)小管同学又找到了一些对玻璃器皿记载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史料的整理和分析,帮助他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史料史料来源史料类型史料信息结论

凸纹玻璃杯
唐何家村窖藏出土呈淡黄色,口径14.1、高9.8厘米;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测试,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是中亚玻璃的典型器。异国情调的凸环纹玻璃碗是从伊朗高原输入的萨珊玻璃器。
“窗户之丽者,有琉璃之制焉,洞澈而光凝秋水,虚明而色混晴烟”(唐)王棨《琉璃窗赋》文献史料玻璃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劫国(今阿富汗),唐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甲、玻璃水精杯各一;玻璃四百九十枚,大者如枣,小者如酸枣。”(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献史料
步骤三

为了进一步地探究这些玻璃器皿的来源,小管同学又收集到了如下一组材料:

(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

——《后汉书·西域传》

罽宾(今阿富汗),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水精盏、颇黎(玻璃)状若酸枣。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

在法门寺出土的琉璃盘上,有些装饰着明显的伊斯兰风格的图案,推测这些蓝色琉璃盘是阿拉伯帝国的产品。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玻璃》


(3)根据上述步骤,小管同学得出了唐朝玻璃器皿是由域外输入的结论。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考释之趣?
2022-12-2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从材料一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走向衰亡篇)

材料四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6 . 下面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7 . 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的统计表,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陕西

河南

山西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31

11

32

44

20

4

29

北宋

12

7

25

86

18

4

45

金及同时期南宋

4

2

14

185

36

25

63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水利工程的发展
2024-01-16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是唐朝安史之乱后,江南道官府兴修的水利工程的相关概况。这折射出当时(     
时间地点概况
777年句容县重建绛岩湖,“开田万顷”
808年洪州修筑江堤,“得田万二千顷”
813 年宣州修建大农陂,“辟荒梗数万亩”
A.政治动乱破坏北方农业B.江南地区水利技术高超
C.农业生产力区域差距大D.江南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2024-01-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唐代皖南地区水利工程兴修情况。据此可推知,唐代皖南地区(       )

地区

工程

名称

兴修年代

工程作用

资料来源

宣州

德政陂

薛公堰

大历二年

大历中

溉田二百顷

灌田

《新唐书·地理志》

嘉靖《宁国府志》

歙州

吕公滩

闾门滩

缺载

咸通三年

便漕运

便漕运

《新唐书·地理志》

池州

翠微堤

芒鞋堰

会昌中

唐末

防洪

灌田千余亩

《大清统志·池州府》

光绪《安徽通志·河渠志》

A.成为国家重要粮食产区
B.水利工程具有多重功能
C.是国家赋税的重心地区
D.成为南北方漕运的枢纽
2024-03-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汉、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这表明唐朝时(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云南

合计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56

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253

A.南方经济全面超过北方B.藩镇割据影响水利兴修
C.国家重视南方农业生产D.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2023-12-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