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18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绿然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书·食货志》记载,政府对于盐业的生产规定“募民自给费,因官器煮盐,官与牢盆(煮盐的场所和大铁锅)”;政府对于铁的买卖则规定“民间有敢私自铸铁或销售的将处以重刑”。汉朝的这些举措(     

A.减轻了农民负担B.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了经济集权D.杜绝了地方官吏腐败
2024-03-20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描绘汉代集市场景的画像砖。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有三方设门,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这反映出汉代(     
A.市民生活的丰富B.榷场贸易的繁荣
C.商业管理的严格D.豪强势力的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江南棉、桑种植逐渐广泛,可谓“乡间隙地,无不栽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地宜稻者十之六七,皆弃稻栽(棉)花”。以致曾经“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至明代“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即使是产米之都的苏州,也多依赖湖广之粮。江南地区种植烟草、竹木、花卉之人日广,扬州、杭州等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供应市场。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推动了农业雇佣的发展,形成了长工、短工、月工、忙工、伴工等雇佣形式。他们多接受雇主的工钱,同雇主的生产相结合,为雇主生产,增殖其价值。此外,江南农民或迫于生计,或欲发财致富,弃本逐末现象也日益增多。

——摘编自朱子彦《论明代江南农业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束缚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文帝接受了大臣“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的建议,鼓励臣民向边境运粮;汉武帝则在大破匈奴后,转而采取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大规模募民屯田的做法。这一转变(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B.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刺激了丝绸之路的开通D.加速了中原经济的衰落
2024-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度;昭帝时,允许民间酿酒;元帝初,罢盐铁官,但因国用不足,三年后又恢复;东汉初,未设盐铁官,直到章帝时才恢复;和帝即位,再行罢除。这些变化体现了(     
A.官营手工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B.汉代的政局变动较频繁
C.政府对国与民经济关系的调节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2024-03-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西汉年间,商人群体经济实力雄厚,部分大商人“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致使“黎民重困”。为此,西汉政府应对措施有(     
①推行“休息生息”政策②实施盐铁官营③颁布算缗诏令④扶植庄园经济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4-02-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1)材料反映了(时期)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特点以及影响。
9 . 在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们对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一些政策提出批评,说它们是在与民争利,造成了两大弊端:一是破坏了敦厚的传统,造成了贪鄙的风气;二是务农的人少了,追逐工商之利的人多了。“贤良文学”们批判的政策主要包括(     
①铸造圜钱       ②盐铁官营       ③均输平准       ④任用酷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思想(部分)

大一统的一元行政“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
选贤任能选用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是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治安中国”与“华夷一家”边疆与民族能否得到治理,是大一统国家能否安定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围绕上述材料中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思想,选取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就该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