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9年2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广东中山县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一家,靠参加生产队劳动和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全年总收入达一万零七百多元。文章认为黄新文一家对国家、集体的贡献大,个人收入多,根本不是“资本主义”。这则报道表明(     
A.包产到户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国家鼓励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D.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
2024-03-01更新 | 26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2 . 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的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但到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农民就业观念的更新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D.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
2024-02-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将村内土地的经营权分给农户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这一制度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B.有利于释放农村经济活力
C.摆脱了农业个体生产束缚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4-02-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户籍管理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实行粮油棉布等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户籍管理和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开始纳入国家计划之内。1955年,国务院颁发文件,确定“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作为人口统计指标。个人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工作,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离开本人户口所在地的人没有粮食配额、单位住房、或者公费医疗。

——摘编自萧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   198410月,《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1985年,作为人口管理现代化基础的居民身份证制度颁布实施。1997年,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摘编自白阳等《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历史回眸》

材料三   农村劳动力在不同行业的分布比例(%)

年份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其他非农行业
198581.97.403.051.171.255.25
199079.47.693.621.511.656.17
199571.88.824.892.182.609.72
200068.48.575.612.443.6511.3

——摘编自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户籍管理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
2024-02-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山东省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变化表。这主要是基于(     

时间

平均全年纯收入/人(元)

1978年

114.56

1979年

159.81

1980年

210.23

1981年

251.62

A.对外开放吸引外资B.个体经济异军突起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D.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2024-02-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乡村建设

材料一

时间数据
1949年至1952国家用于农村建设的经费占农业税的比重从37.7%上升至约70%。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53.4%,年均增速约15.4%。
19529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共建乡(行政村)284026个。
1953年初清匪反霸斗争基本完成,共歼灭匪特武装人员240余万人。
1953年春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7亿亩的土地和其他生活资料,农民还分得了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房屋3807万间,粮食5.25亿公斤。

材料二   1979年,广西宜州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果作屯的农民将田地承包到户。翌年1月,果作屯农户每户派出1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并制定了“村规民约”。1983年,中央指导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沿“实行政社分设”的方向推进。到1985年春,全国5.6万个人民公社改建为9.2万多个乡(镇)人民政府,取消了原有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建立了82万多个村民委员会。1978年到1994年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发展。到1998年,乡镇企业发展到2004万个,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小城镇迅速崛起,促进了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王景新《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和阶段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加强乡村建设的原因,并概括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的“新”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多次变革。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

特征

在广大农村中解决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由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向土地共有基础上的集体经营过渡

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革命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三权”分置
D.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三权”分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约为五百八十三亿元,比1955年增加了二十七亿四千万元,接近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指标;粮食(不包括大豆)的产量为三千六百五十亿斤,比1955年增加了一百五十四亿斤,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指标。

——《195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这几年来,我们从加强农业入手,以发展农业促进轻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从1979年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包括村办工业)平均每年增长7.9%,1984年增长14.5%,远远超过了1953年到1978年的二十六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2%的速度。

——《198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6年我国农业取得的重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1978年、1991年城乡收入、消费支出对比状况。它表明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
C.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D.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为1978——1984年我国种植业面积变化表。

年份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播种面积(万亩)

占总播种面积
(%)

播种面积(万亩)

占总播种面积
(%)

1978

180881

80.3

21660

9.6

1979

178894

80.3

22152

9.9

1980

175851

80.1

23882

10.9

1981

172437

79.2

26341

12.1

1982

170194

78.4

28191

13.0

1983

171071

79.2

26641

12.3

1984

169326

78.3

28932

13.4
根据材料,对1978——1984 年我国种植业面积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要求:层次分明,从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影响等角度作答。)
2024-01-28更新 | 4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安东卫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