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部署了粮食的统购统销之后,又部署了食用植物油和棉花、棉布的统购统销,相继出台了全国计划收购油料、棉花等物资的决定;同时,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当时这些措施
A.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B.表明“左”倾错误漫延到经济领域
C.促使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D.有利于缓解生活物资的供需矛盾
2 . 下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国民经济比例
年代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7年43.3%31.2%25.5%
1960年21.8%26.1%52.1%

A.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综合实力大幅上升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建国初期,拥有大量资产的投机者冲击金融市场,引起物价飞涨。投机者叫嚣:“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为此,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
A.银元之战B.米棉之战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解放区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关系,结束了封建生产关系统治中国农村的历史,解放了长期以来被严重束缚的农业生产力。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途径是
A.实行土地改革B.推行农业合作化
C.没收官僚资本D.消灭资产阶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2020-1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内练习及课后习题 简答题专练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一经济政策应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第一个五年计划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020-09-23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党史国史-江苏省启东中学高考历史复习题
7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下列属于巩固人民政权措施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稳定物价   ③抗美援朝   ④中国入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8-1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金春明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载:1952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职工平均收入比1949年增长6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3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7%。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温饱问题得到解决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2020-08-04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下列历史事件未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性质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没收官僚资本企业D.土地改革运动
2020-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