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2-05-17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是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其中①②分别是
A.尚书省、门下省B.尚书台、门下省C.门下省、尚书省D.门下省、尚书台
3 .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军民在艰苦的抗战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富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条约中的内容并简要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
2022-05-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社会结构得到完全意义上的重建,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平民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此可推知
A.广大人民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改变
C.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
2022-05-11更新 | 211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49年4月,毛泽东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与该诗句最相关的史事是
A.红军长征B.百团大战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主荒臣专,威服下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三分相权B.废除宰相制度C.实行行省制度D.设内阁
8 . “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将遭屠杀……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害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这里马克思描述的英国暴行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之所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因为(  )
A.使统治者的继承制度更加公平B.能让最优秀的人执政
C.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2022-01-05更新 | 51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届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中学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