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21-22高一上·山东威海·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材料五: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中央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材料四中的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4)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秦朝和元朝的两大地方行政制度及各自的意义。
(5)根据材料五,指出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6)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03-01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册综合能力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测试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凤凰网》

材料三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下列是古代人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几种看法。

观点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观点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观点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示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观点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4)你认为秦朝的灭亡与郡县制实行有关系吗?如何认识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8-09-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805—873年唐朝几位皇帝统治时期宰相中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图示。据此能说明
A.唐朝中后期地方的割据势力迅速膨胀
B.唐朝建立了监察宰相的相关制度
C.唐期中后期宰相绝大多数都出身进士
D.唐朝注重基层治理中的礼仪教化
4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读史札记》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大国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图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伯里克利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所示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民主政治中“权力制衡”的具体表现
(4)据材料如图二所示,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立法原则。概述美国权力部门之间的“制衡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图示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官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B.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大权独揽
C.门下省是执行机构,不参与任何决策D.三省职责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罗斯福认为,“朝鲜人民还没有能力实行和维持独立政府,应由美中苏三国托管,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政府”。美苏矛盾加剧后,美国转为控制朝鲜南部地区。朝鲜分裂局面正式确定后,美国把战略重心放在欧洲,而在亚洲更为注重中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决定介入。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分裂格局进一步固化,南北双方分别被纳入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中。

——摘编自吴文兵《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改编自2002年墨西哥《环球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美国对朝政策转变给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图示内容简要分析其原因。
8 .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2016-03-29更新 | 708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单元检测题
22-23高三上·江苏常州·期末
9 . 下图是某学者经制的《周朝主要地方封国的分布》示意图,这些封国或是建立在以前商人的要地上,或是位于华东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关键点上。这主要体现出西周分封制
A.以成周为中心分封B.扩大了中原文化影响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对地方控制有所加强
2022-01-24更新 | 620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10 . 如图是1924—1937年中国农民革命心态的演变示意图。农民革命心态的变化主要是基于(     
A.革命形势的变化B.农民暴动的开展
C.土地革命的进行D.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