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总统普京说:“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也有西方学者认为“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三者观点都很客观
B.革命难以塑造理性世界
C.俄国革命影响巨大
D.俄国历史地位争议较大
2 . 下图漫画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蒙着双眼,手提一个天平,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该漫画反映出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B.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C.总统与最高法院相互制衡D.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邦建国
B.兼并战争
C.铁犁牛耕
D.礼崩乐坏
4 .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甲午战争如此评论:“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材料中梁启超
A.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
B.认为清朝的现代化运动必须进行新的范式转换
C.客观公允地评价了失败主要原因是政治的腐朽
D.认为李鸿章的思想已经具有了民族民主色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B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D1927年,北伐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完成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A.A
B.B
C.C
D.D
2018-09-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18—2019年度高二年级见面考试
6 .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的英国等级会议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后来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中世纪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
B.传统文化影响了英法的民主政治
C.近代欧洲议会是等级会议的翻版
D.资产阶级革命旨在恢复等级会议
2018-09-09更新 | 310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18—2019年度高二年级见面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益捐助制度”是古典时代雅典让富人出钱为城邦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起初出于对政治回报的预期,富人自愿踊跃捐助。公元前5世纪末,由于富人的不满和频繁逃避,捐助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这种变化反映了
A.捐助制度促进社会平等
B.法律保障公益活动进行
C.城邦政治影响捐助制度
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衰弱

8 .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现在的五十几个民族及其祖先,几千年来一直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是中国的土著民族,都可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追溯出两千年以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这一点与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

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分裂的时间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而且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巩固。

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特点。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边疆危机,清朝采取一些措施,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机构,在边疆地区逐步推行与内地一体化的政策,力图通过设省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如1884年新疆正式设省,1907年改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为行省。这些措施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定边陲起到了积极作用。

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中华民国政府筹备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在边疆地区,民国时期的管理机构主要是设省。抗战期间,边疆地区的自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清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没有真正担负起抵御外来侵略的责任。尽管边疆民族管理机构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发挥了一定作用,却无法改变国土沦丧、边疆内缩的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贯彻《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逐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使他们能当家作主;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充分发挥各民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摘编自孙宏年《四海一家: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等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近现代历史上中国边疆和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历程。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以后,广大亚非拉民族和国家相继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殖民帝国相继瓦解。许多学者将此过程称为“非殖民化”。大多数西方学者把“非殖民化”看成是殖民帝国所采取的、让予殖民地取得独立的主动行为。在我国学术界,在谈到殖民帝国瓦解的时候,大都强调的是“民族解放运动”,而很少使用“非殖民化”这一概念。最近,我国有些学者提出“非殖民化”和民族解放运动是一个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非殖民化”实际上是殖民国家在被迫撤出殖民地的过程中采取的维护自身利益的各种行动。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总论卷》

(3)依据材料概述关于二次大战后西方殖民体系解体原因的不同观点。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018-05-20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18—2019年度高二年级见面考试
9 . “《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
2018-04-02更新 | 694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18—2019年度高二年级见面考试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B.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C.有利于多党合作.实现民主党派参政执政
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