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80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
B.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3 .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出自西周青铜器,但直到清朝灭亡,历朝都没有将“中国”作为国名。在清代官修史料汇编《清实录》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615次,其中将清朝明确表述为“中国”的占比达90%。这表明清朝(       
A.多民族中国观的意识加强B.民族间交流交融日益频繁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D.以法律方式推行民族平等
4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21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两朝时期,中国的读书人若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不下五十万,如果把童生也算在内的话,则以百万计;他们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外,多数人成为在各地基层生活的知识分子。这说明科举制(     
A.阻碍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B.未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C.有利于文化在民间的传播D.束缚了广大士人的思想
2023-03-20更新 | 407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6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D.严重削弱了列强在华势力
2023-03-02更新 | 402次组卷 | 4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     
A.加强了丞相权利B.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民主政治D.有利于科学决策
8 .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不敢自暇自逸,知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居),罔敢湎于酒。”该材料能够反映(     
A.夏朝王位继承制度B.商朝地方管理制度
C.西周原始民主传统D.秦朝岭南社会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1次组卷 | 44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恩格斯回忆说:“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站在工人运动以外的,宁愿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我们当时已经十分坚决地认定‘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恩格斯此话表明当时(     
A.社会主义者内部矛盾不可调和B.欧洲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阶级亟须科学的指导思想D.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广泛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