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26次组卷 | 30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2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5-19更新 | 503次组卷 | 3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这体现了雅典的突出特点是(     
A.小国寡民B.民主政治C.重视农业D.对外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B.设立太尉C.设立御史大夫D.设立丞相
2022-10-10更新 | 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6年《新闻报》刊发了一则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如下)。漫画中,一群人被一大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用以指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各阶层认可《临时约法》B.军阀纷争受到法律约束
C.民众渴望维护民主政治D.民国初年法律体系完备
7 . 图1是《明朝形势图(1433年)》,图2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观察两幅地图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明朝长城军事防御功能蜕化B.明清时期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C.明清的疆域逐渐达到最大化D.清前期确定了完整的领土界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D.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022-08-29更新 | 618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每一刺史部包含一定数量的郡国,每一部设刺史一名,为六百石官员。监察内容除第一条针对强宗豪右外,其余五条皆针对二千石官员。据此可知,设置十三刺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控制地方豪强B.规范地方监察C.加强君主专制D.削弱地方权力
10 . 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柳翼谋评价秦始皇:“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始皇(     
A.修筑长城维护边疆稳定B.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C.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D.首创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