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中国1977年到1985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

A.大学招生人数持续增加B.高等院校的录取比例得以持续提升
C.恢复高考初期生源最好D.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2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2)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
学派 观点 史实
示例:道家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3 .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学生列出了下列表格,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应该是对哪一历史概念的解释

A.人文主义
B.民主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权主义
4 . 下面表格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
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
2017-07-01更新 | 71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作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6 . 下表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的观点。其共同点是
作者基本观点
彼特拉克宣称不想变成上帝,只想拥有“属于人的那种光荣”,“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
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瓦拉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由,只有独立的个性自由,才能创造出人间奇迹,造福于人。’

A.强调独立的思考B.冲击上帝的权威C.呼唤个性的解放D.宣扬人生而平等
7 . 《历史存留的一些信息或碎片,承载着文明进步的脚印,下表所列中国古代文明的信息,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蔡侯纸   隶书   耧车   州牧   水排
瓦子   参知政事   《萍洲可谈》   商业街   柳词
雕版印刷   安史之乱   釉下彩绘   俞大娘航船   坊市
刀形币   《周颂》   淬火工艺   司南   都江堰

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8 . 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
《道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万物莫之能令
《经法·道法》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经法·君正》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也
《十大经·观》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

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
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文本结构和主要内容。据此可知,毛泽东在该报告中
节次节题字数主要内容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460考察收获很大;农民问题至为关键
组织起来400农民运动从组织时期发展到革命时期
打倒土豪劣绅;—切权力归农会680农会树立政治权威;打击地主阶级
“糟得很”和“好得很”690农民运动不可否认,而应充分肯定
所谓“过分”问题910农民运动应对反动派造成暴力恐怖形势
所谓“痞子”运动中390农民运动惩办土豪发绅是正当行为
革命先锋2340贫农是农民运动的先锋队
十四件大事11410农会领导农民干了十四件具有革命意义的大事

A.确立了暴力革命斗争方式B.注意到农民在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C.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D.强调了建立农民政权的重要性
10 . 下表是汉初丞相陆贾的相关言论记载。这表明当时
言论出处
仁者道之纪,义者圣之学。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陆贾《新语》
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讼于巷,老幼不愁于庭
故性藏于人,则气达于天,纤微浩大,下学上达,事以类相从,声以音相应,道唱而德和,仁立而义……养其根者则枝叶茂,志气调者即道冲

A.形成了儒道并进的局面B.儒学开始上升为统治思想
C.法家思想被统治者抛弃D.儒学推动了社会风气嬗变
2022-01-0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