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太平天国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曾国藩曾评价太平天国“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孙中山则认为,“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据此可知(     
A.历史事实无法真实再现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评价D.历史叙述总是因人而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1年11月“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开始重用汉人。她任命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李鸿章、唐训方、阎敬铭、曾国荃等人,也分别出任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省巡抚。湘淮军将帅也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这种情况反映了(     
A.君主专制体制受到巨大冲击B.地方官员致力于维护本地秩序
C.清政府中央权力出现下移D.洋务派掌握了地方大权
2023-01-04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导致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惊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A.史料选取不同B.史学观念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
2022-11-21更新 | 248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022-04-23更新 | 396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城关中学、杨村第四中学、黄花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25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二 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


材料三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金田起义开始,一路高歌。起义最高潮时,占据中国南方的半壁江山,但这辉煌无法持久,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集团在军事上的失误B.天京变乱元气大伤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咸丰皇帝以前,清政府规定由户部管理各省钱粮的征收和使用。之后,一些省份又在地方财税机构之外,私自建立新的财政金融管理机构:洋务局、厘金局、筹防局、筹款局等,并作为常设机构保留下来,形成“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的局面。这一变化
A.解决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B.导致了地方割据的严重
C.体现了清朝权力的再分配D.迎合了西方列强的需求
8 . 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对清朝统治,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中外文化兼收并蓄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
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D.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9 . 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10 . 咸丰年间,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地方督抚不但获得了原先中央所有的筹饷权、募兵权,即连设立藩司之外财政机构的事实也得到清廷默许。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外来侵略威胁清廷统治B.清政府君主专制面临危机
C.内外危机影响权力结构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