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07 道试题
1 . 记录片《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有这么一段描述:“在大会发言中,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乔冠华发言结束后,几十个国家的代表排着队和乔冠华握手,向中国表示祝贺。次日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的‘乔的大笑’,成为新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该记录片描述的这次会议
A.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
B.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C.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访华中美达成了
A.《上海公报》B.《建交公报》C.《八一七公报》D.“九二共识”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持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9722月,毛泽东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2)据材料指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的外交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2022-08-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1)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将纺织机、蒸汽机等一系列技术列为“高科技产品”,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并通过法令禁止机器、设计图纸或相关模具出口。英国政府还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国,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以逮捕。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熟练工匠和产业工人移民美国。同时,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纺织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设计图纸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据陶惠芬《欧美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等

材料二   下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时间对华管制政策备注
1949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禁止军事物资出口新中国刚成立
1950年实行全面禁运朝鲜战争爆发
1952年扩大对中国禁运,中美贸易冻结巴黎统筹中国委员会成立
1969年贸易解禁,允许非战略物资的贸易尼克松执政
1972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享受偏向性优惠《上海公报》发表
1980年原则上可获得军民两用技术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3年将中国提升为“友好非盟国”待遇,基本取消对华输出管制里根执政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影响。
(2)概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发展国家如何突破科技发展的种种限制。
2022-12-31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思想(     
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5年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年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7年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博鳌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B.现代外交政策源自传统文化
C.对外交政策作出根本性调整D.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来,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下列外交举措实施于这一战略机遇期的有
①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②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
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④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B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A.AB.BC.CD.D
2022-04-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8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回租界的重大胜利,具体史实如下:

192679月,北伐军进入湖南后,英军抵抗北伐军,制造万县惨案,激起人民极大愤慨。

1226日,中共党员李立三领导汉口群众举行反英大会,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收回租界。

192713日,群众为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举行庆祝活动。英军干涉集会,制造“一三”惨案。中共当晩提出请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抵制英货等要求。

14日,湖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省学生联合会等200多个团体代表举行联席会议,提出了请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等八项决议。

15日,中共领导武汉三十余万群众举行反英大会。会后,爱国群众控制汉口英租界。

1月6日,九江群众占领九江英租界。随后全国形成了反帝斗争洪流。共产国际、苏联政府及英、日、美等国工人阶级也通电表示支持中国的斗争。

219日和20日武汉国民政府和英国谈判,收回汉口、九江的租界。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以下是新中国新增建交国数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口、九江成功收回英租界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高峰出现的原因。通过比较新旧中国的外交,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22-03-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学者统计,从1953年7月1日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夕,周总理共会见日本客人287次,323个代表团次,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体育各领域,涉及议员、前军人、工人、学者、农民和学生等社会各阶层。在周总理会见的外国客人中,日本客人一直占首位。据此说明
A.二战后日本对华政策体现相对独立自主B.中日邦交正常化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拥护
C.第一代领导人对中日民间外交高度重视D.邦交正常化前中日间已展开了广泛合作
10 . “弱国无外交”这一法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离我们远去。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来我国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下列属于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重返联合国
C.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D.加入世贸组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