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不同时期它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外交战略

内容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

“结盟外交”

与苏联结盟反对美国;与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

20世纪80、90年代

“不结盟外交”

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

21世纪以来

“共同发展”外交

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摘编自甘儒新、刘益梅《论建国以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

根据材料中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 . 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高度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B.致力于开展大国特色外交活动
C.积极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3 . 下图为1967年某画家创作的油画,该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     
A.争取中间地带应对严峻形势B.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D.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在具体外交战略和方式上采取相应的形式,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建国外交为中国利用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赢得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迅速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利益和抢抓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有可能会影响领土问题、历史问题和其他政治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捍卫。

材料三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诉求更加全面,往往将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列提出。未来的外交关键词将会是责任外交、全球外交、强国外交。所谓责任外交,是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扮演更为积极的国际角色,并展开相应的国际行为。所谓全球外交,就是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分布的全球化,中国有必要从全局着眼,展开全球性外交行动。强国外交,就是拓展中国国家利益光谱,确定并扩大重要和核心的国家利益,使之服务于中国日益强大并保持居于世界前列地位的外交行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外交的主要表现。20世纪70年代,为对付苏联,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列举主要史实。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与联合国合作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21世纪以来,为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组织了哪些重要会议以推动全球外交?
2022-1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计量史学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对数据史料的分析比较使历史研究更加直观、精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1年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表决情况

大洲赞成数反对数弃权数赞成比例
欧洲2414828%
亚洲1846643%
非洲26151619%
南美洲552417%
北美洲383214%
请根据材料提取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2-08-20更新 | 17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6 . 1994年,埃及时任总统访问中国,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埃及建开发区。国务院决定由天津泰达开发区代表中国承担帮助埃及建设苏伊士西北经济区的任务,1998年,天津开发区开始登上中埃合建经济区的历史舞台。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
A.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B.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
C.实践“一带一路”构想D.积极输出工业化经验
2022·湖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82年,邓小平在致十二大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珍惜自己经过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98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这表明新时期
A.中国的外交政策日趋成熟B.对前期外交政策进行反思
C.外交方针实行战略性改变D.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2-05-22更新 | 52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线下衔接测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某事件,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喜悦、迷茫、震惊交织在一起。当时最流行的三句话是:蒋帮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真着急。由此可知,该事件
A.表明中日关系逐步正常化B.促使中国重返了联合国
C.是中美关系缓和的表现D.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2022-04-29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四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学科试题
9 . 下图所示是I960年第一季度和1985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对美国的不同态度的报道情况统计。这一变化表明(       
A.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影响B.中国对美国形象的塑造趋于理性
C.中美间的经贸交流渐趋频繁D.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
2022-04-02更新 | 32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15年10月,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将努力把中国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和人民,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一讲话蕴含的理念是(     
A.“和平共处”B.“命运共同体”
C.“和而不同”D.“求同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