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2-17 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
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022-08-27更新 | 1763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浙里卷天下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据汉代文献记载,“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是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由此可知,汉代(     
A.土地兼并得到遏制B.民众负担依然较重
C.地方豪强干预司法D.税制改革有名无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B.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C.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D.1978年《中华人民个人所得税法》颁布,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有唐一代的定制,而且持续流行,被作为后世“钱制”的楷模。通宝钱制流行反映出(     
A.中国古代货币开始走向规范化B.货币的经济功能得到强化
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强D.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
2022-08-21更新 | 47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世界货币,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强大且稳定,二是他国人有可能持有此种货币。二战后,美元一度成为国际货币,促成此事的史实是(     
①美国黄金储备雄厚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美国主导北约建立             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B.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C.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022-07-23更新 | 1963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主张根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即“怀特计划”;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即“凯恩斯计划”。二者的主张(     
A.最后“怀特计划”取得胜利
B.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建
C.导致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2-07-09更新 | 831次组卷 | 1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公元221年三月,曹丕下令复行五铢钱,但当年十月即因谷贵而“罢五铁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时(239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这一措施客观上(     
A.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
B.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C.导致曹魏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危机
D.促使政府减轻金属铸币的重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它是二战后新霸权对旧霸权的取代,是世界经济权益的再平衡,是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同时“对二战后欧洲的重建以及现代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指的是(     
A.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B.关贸总协定C.世界贸易组织D.布雷顿森林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3—1963年,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1%,1963—1973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9%。下列选项中,对1953—1973年世界贸易发展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了国际金融B.世界贸易组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C.中国积极参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电子商务极大地提高了商业效率
2022-07-04更新 | 450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交子和会子、金代的交钞都是纸币的一种形式。蒙古灭金后,开始使用钞法。1260年发行中统交钞,以丝为本;又发行中统元宝钞,以银为本。1287年发行至元宝钞。1310年发行至大银钞。元代发行纸币(       
A.是传统经济政策实施的产物B.对商品贸易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C.解决了元朝的财政亏空问题D.说明金属货币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2-06-24更新 | 43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订协议,宣布向沙特出售军事武器,并且保障其国土安全,而作为回报,沙特必须接受美元作为石油出口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体现了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区域集团化逐渐发展
C.美国试图巩固美元霸权D.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此举
A.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规范化B.以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组织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不利于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联合
2022-06-12更新 | 37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中英关税条约》第三条规定:“两缔约国现行条约内所有限制中国任意自定船钞权之各条款,英国承认一律取消。”这一规定
A.有助于维护中国航运自主权B.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使国民政府获得关税自主权D.标志着英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2022-06-21更新 | 910次组卷 | 1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汉末丧乱,董卓破坏钱法,铸造劣质小钱,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这次危机,南方的蜀、吴政权先后铸造"直百五铢"、"大泉五百"的大钱予以应对。这
A.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B.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冲击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加快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6. 明初政府派官员普遍丈量全国土地,并在此基础上绘制鱼鳞图册(地籍档案),作为征收田赋的根据。鱼鳞图册的制定
①解决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   ②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③有利于政府进行地政管理   ④清查出一些隐匿的土地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二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A.政府开始加强对经济干预B.以福利国家作为重要目标
C.发展混合经济和减少干预D.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1943年4月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由助理国务卿怀特草拟的“联合国家外汇稳定基金方案”,即“怀特方案”。该方案主张在战后建立一种国际货币稳定基金,资本总额为50亿美元,由各会员国以黄金、本国货币和政府证券认缴,认缴份额取决于各会员国的黄金储备、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差额等因素。这一方案的提出
A.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B.实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
C.顺应了关贸总协定的相关要求
D.利于确立美元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9. 贞观十八年二月,唐太宗“幸灵口,村落逼侧,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太宗因忧授田不足便“诏雍州录尤少田者并给复,移之于宽乡”。这体现出
A.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B.国家出现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C.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政府因地制宜地推行均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0. 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进入7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由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欧盟成立
C.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日益尖锐D.美苏冷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1. 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至今,世界银行的行长均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现过几位美国籍代理总裁,其余都是由欧洲人担任总裁。这一现象反映出
A.美国掌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C.战后金融体系是欧美斗争妥协的产物
D.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2022-04-15更新 | 65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2. 1982年,邓小平在致十二大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珍惜自己经过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198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这表明新时期
A.中国的外交政策日趋成熟B.对前期外交政策进行反思
C.外交方针实行战略性改变D.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2-05-22更新 | 529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湖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3. 2020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互致贺电,庆祝中菲建交45周年,双方回顾了建交后中菲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加强两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同意愿。中菲建交的历史背景是
A.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4. 1648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参与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起草,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认为政治和外交事务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而不是服从想象中的帝国、教皇,或是任何其他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条约的签订
①说明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
②确立了世界近代的外交制度
③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④建立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5. 1964年初,美国发现中法接近后开始出手阻挠。一方面指出“法国的这一决定与美国的利益有直接冲突”,另一方面也力挺蒋介石坚守巴黎,不要主动宣布与法国断交。这表明(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强化B.法国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
C.以美国为首西方阵营趋于瓦解D.美国力求阻止中国的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在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商业信用机构。它起源于银钱兑换,其后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的机构。清代钱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各大城市。设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郑州等地的银号,其性质与钱庄相同。票号是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道光初年山西平遥县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票号。其后,平遥、祁县、太谷三县商人相继设立票号,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通称山西票号。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

——摘编自沈泓《民国纸币收藏与投资》

材料二 法国人让·里瓦尔在《银行史》中说:“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银行组织被所有的欧洲观察家视为样板。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国富论》中就写道:“英格兰银行同政府本身一样稳固。”英国银行业在当时领先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银行”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银行业在17—18世纪“领先世界”的因素。
2022-08-30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货币与赋税制度-选必1-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320日,为缓解前线财政压力,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成立晋察冀银行并发行“边区法币”(晋察冀边币),并声明晋察冀边币为边区“唯一本位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进一步以战养战、打击国统区经济,与汪伪政权联手发行伪“中储券”,并将收拢的法币投向大后方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购买货物。1942年上半年,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边区的物产源源不断的外流,外面必需品的输入几乎断绝”的现象,日、伪、顽的压力更坚定了各根据地禁用法币的决心。为此,边区政府重申禁止法币流通的法令,……同时提高边币对法币的比价,吸引商人运货进入根据地贩卖。在陕甘宁边区党政军机关通力合作下,“各地法币牌价,急转直下,边币对外价格扶摇直上”,“货币斗争之主动权由敌、友转入我手”。……在提高比价的同时,通过边币吸纳法币,然后立即投向根据地外购买物资。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在法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至19429月,国民党政府制定并推行的一系列遏制中共边币的政策彻底宣告破产。

——摘编自张燚明《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的国共货币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期间中共边币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期间中共边币改革成功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你能区分开了吗?银元与银两;铜元与铜钱;飞钱与交子;
你会算吗?
《孔乙己》:排出9文大钱,买了一碟茴香豆。现在多少钱?
当时鲁迅从教育部领月工资是350大洋,当时一个工人月工资是5个大洋。鲁迅工资在现在是多少?
2022-08-21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吐蕃、靺鞨族等迅速发展。唐朝为加强管理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通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及医药书籍等,封鞋羯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被草原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唐王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形成大唐文化的繁盛气象。

材料二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的观点,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
2021-10-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30.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从他的仁爱出发,“仁者,爱人”,“忠恕为仁”,他秉持一种以人同此心的假定为基础处理夷夏关系。他主张夷是可变的,各族可以亲近兼容。所以传统处理夷夏关系的原则就是‘观德不耀兵”……儒家强调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当以德服人……在此,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民族政策,即主张各族人们和平共处,友好往来,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后,自然融为一体。孔子还明确指出武力征服强权压制的办法后患无穷。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

材料二   汉武帝统治时期以儒学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汉武帝在统一过程中除对匈奴、南越用兵征伐外,其余基本上是通过和平交往逐步实现的……汉代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一,重视的是政治统一,其他如文化、习俗、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可以“尽如故”……汉武帝不断招抚匈奴降将,争取、分化、联合少数民族进步势力,以德服人……武帝即位之初按传统搞过和亲,但匈奴贵族反复无常,侵扰仍未中止,才迫使他兵戎相见……儒学及汉武帝的民族政策对汉代及后世封建时代处理统一过程中的民族关系,开拓、发展和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人在大一统影响下保持一种民族凝聚力,使中国能以统一的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

材料三   隋唐时期汉族与突厥、吐谷浑、吐蕃、羯、回纥、南诏、西域等民族广泛融合,形成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至今,海外的唐人街、唐服唐装、东亚一些国家的唐代建筑等,无一不是唐代民族融合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结果。

——公茂虹《解读中国梦:一个古老民族的百年梦想》


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处理夷夏关系的主张。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和唐太宗为分别采取哪些民族政策推动民族融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民族政策有何影响?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经济史(旧)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赋税制度(汉-唐)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20.65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单题
30.65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单题
4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单题
5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60.4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70.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复兴开发银行单题
80.4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单题
9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100.6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11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单题
120.4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130.8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复兴开发银行单题
140.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15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单题
160.4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170.65布雷顿森林会议  关贸总协定单题
180.4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190.4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200.4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210.4布雷顿森林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复兴开发银行单题
220.4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单题
230.4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单题
240.4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250.4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明清的商业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7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8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290.65疆域的奠定
300.4民族主义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