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百年来,中国外交变化显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十一款 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材料二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称:“今当统一告成之际,应进一步而遵正当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1928年7月,首先订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接着签订了《中德条约》,与挪威、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订立《关税条约》……改订新约运动中的主要问题是关税和领事裁判权,订立新约的国家都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931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但实施日期一再后延。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不平等条约才得以废除。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美国取得了何种特权?对中国主权有何损害?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政府“改订新约”的目的和结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并用史实说明50年代新中国在“拥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方面的外交贡献。
(4)中国外交从屈辱走向新生,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市五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2 . 沈志华教授把我国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归纳为:第一,由台湾问题引发出对抗美国的革命激情;第二,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第三,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A.完全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B.兼顾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
C.体现了“另起炉灶”的特点D.以争取大国地位为外交目标
2020-06-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材料二   晚清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1901年“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

——摘编自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外交。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内容,说明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在外交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序号新中国外交制度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基本参照前苏联外交部的模式、筹建外交部各地区司局和职能司局的组织机构,构建外交部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
1950年初,外交部决定把中国人民大学等作为职业外交官培训基地。周总理还在1955年制定了《培养外交干部十二年规划》,健全外交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步骤的完善外交岗位体系和外交工作程序,根据调来的干部的语种和特长,规则了一个各地区业务司的编制,并把各司的各级干部配备好、以使全体干部都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职
早在1951年第一次使节会议上,周总来就提出了规章制度建设问题,强调“应当规定一套制度,大家必须遵守”。建国初期,外交部人事处就制定了有关人事工作方面的规定、办法、注意事项等40余种

——摘编自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过外交制度建设的特点及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 -1956 年,来华留学生1891人,来自世界19个国家,其中主要来自社会主义国家。1957-1965 年,来华留学生5368人,来自世界69个国家,美国、瑞典、西班牙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实现了零的突破,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人数由40多人增长到300多人,汉语是这些来华留学生的首选课程。为了促进来华留学生事业的发展,中央政府相继颁布了《各人民民主国家来华留学生暂行管理办法(草案)》《各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关于接收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的修改意见》等文件,给予来华留学生减免学费、发放奖学金以及生活补助等政策。

----摘编自张玉永《建国后来华 留学生政策研究》

材料二1978 在华留学生为1900人,全部享受政府奖学金。2006年一年中来华留学生162695人,其中自费留学生125783人,日本和韩国学生是来华留学的主力军。来华留学的学生层次不仅包括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也包括短期进修生,他们选择就读的高校以及专业更加多元与丰富。来华留学生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表现,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结果。1992 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扩大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激发了高校招收留学生的积极性。1998 年国家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的通知》规范了自费留学生的管理。此外,我国还通过建立“中国文化研究奖学金”、“优秀生奖学金”等奖学金制度和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鼓励和吸引高层次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并提高奖学金的使用效益。

-----摘编自郑向荣《建国六十年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及其发展因素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1965 年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来华留学生的变化及其背景。
2020-04-2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其制止且本国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编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12月)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奥地利

1971年5月28日

比利时

1971年10月25日

冰岛

1971年12月8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荷兰

1972年5月18日

日本

1972年9月29日

西德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新西兰

1972年12月22日

西班牙

1973年3月9日

材料三 第一条   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编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其所反映的国际形势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到分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俄外交政策的变化,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2020-02-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后来,在1958年9月谈到国际形势时,毛泽东还认为“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我们比较承认我们是要有利一些”。对待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周边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把它们作为统一战线的对象。

1978年起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只同共产党联系的做法,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

西欧的社会党和工党开始建立联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同西方发达国家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党进行交流与合作。

——《试论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特点》

材料二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开宗明义地讲:“今天开辟外交战线,首先要认清敌友。”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为了扩展国际空间,对亚非国家长期提供大量无私援助,仅60年代中国向越南提供的援助就达200亿美元之巨。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最主要条件,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的成就的大小。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讲到:在党的各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l)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哪些基本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实现了哪些重大转变?
(3)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影响我国外交政策“不变”与“变”的因素。
8 . 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毛泽东把它概括为
A.“求同存异”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9 .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将其概括为什么?
(2)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列举其中三项重大成就。
(4)当今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新形势下我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